【第二个,便是宋哲宗赵煦。他所在的朝代士人延续前朝争端,党争严重。但军事上,他收复青唐地区,重启对西夏战役,任用生擒西夏主帅,取得了战事上的巨大胜利。唯一的遗憾就是他死的太早了,二十五岁英年早逝。
若非他那轻佻的弟弟继位,而是他多活三十年。前面有能打下西夏的名将,后面有成长起来的中兴四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在他带领下,北伐和收复燕云十六州便不再是个不可实现的梦想。
也不至于出现历史上的靖康耻。赵佶父子被擒,大量后宫妃嫔朝臣皇族被掠到金国。开封府公私全部财物被搜刮。北宋之后的南宋偏安一隅,更为弱小。自古亡国之耻辱,未有如赵宋者。】
汉朝
刘邦临死前,将有谋反之意的异姓王杀掉,就是为了给儿子刘盈再铺平一下道路。吸取了秦二世而亡的经验,他并没有一蹴而就采取郡县制,而是分封了不少刘姓诸侯。再加上还有功臣势力和吕后等外戚势力,刘邦预计至少能保住刘氏江山。
“匈奴始终是我朝心腹大患。可惜我死之前是看不到解决之道了。”刘邦叹息:“看这弱宋,一味退让,最后偏安一隅也还是灭亡。”
吕后目光坚定:“白马之围,我永不会忘。不过,如今我们还打不动,只能徐徐图之了。”
刘邦忽然笑了笑:“这事我还是放心你的。”
汉景帝看着刘彻,心中满是欣慰。自己已经给刘彻铺好了路,提前除掉了废太子刘荣。而自己母亲窦太后精明能干,就算刘彻登基尚年幼,肯定也能辅佐好刘彻。就连宰相也是窦太后的侄子窦婴,自然不会背叛。
当年,母亲想要自己传位给刘武,还是窦婴站起来反驳。所以,刘彻登基之后不至于出现主少国疑的情况。自己和父亲文帝这些年让百姓休养生息,虽然没能解决匈奴之患,但是国库充盈,人口大幅增长。
“彻儿,你可一定不要忘记白马之围。只要匈奴还在一日,他们就一定会再来侵边。”
十六岁的刘彻目光明亮:“父亲,你放心。儿臣绝不会像这宋这般软弱。”
宋
辛弃疾彼时还不过是个少年,此时他还没有因霍去病改名为弃疾。听到天幕所说,他下意识的看向祖父,却看到祖父已经泪流满面。祖父曾经历靖康耻,没有逃离成功,最后还是在金朝出世。可是他从来没有忘记宋朝。
辛赞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远望故都。而目睹金朝统治下,汉人所受屈辱,辛弃疾也在心中暗暗记下。如今,天幕也说终宋一朝,从未收复过燕云十六州,也未曾返回唐朝故土。而且,此时宋哲宗已经死了。
“祖父,我们还可以在尝试呢。”辛弃疾并没有气馁:“天幕只是说历史上没有,可是如今万千汉儿与我们一起看到了这,难保没有更多义士站出来。”
辛赞笑道:“坦夫说得对,事在人为。而且若非天意示警,又怎么会有天幕在此。天幕说起靖康耻之后,还有忠臣义士抗击金朝。也不知那个同姓的英雄是哪位,还真想敬他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