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孙嫫嫫坐完月子后就回了玄烨身边像以前那样日夜照料,宋晋对这种封建时代特有的主仆体系不做评价。做皇子的乳母的前提就是生养三个健康的孩子,并且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日期在一个月以内,曹寅是孙嫫嫫的第四个孩子。也许在孙嫫嫫一家看来母子分离换皇子乳母的荣耀和前程很值,如果皇子登基更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历史上孙氏的投资确实得到了物超所值的回报,宋晋不能保证孙嫫嫫的回报会像历史上的那样丰厚,但玄烨总不会亏待了她。

孙嫫嫫得以成功回归,但皇帝一行人却因为皇贵妃的病滞留在了北方的避暑行宫里。

距离较远又没有便捷快速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佟家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隔着那么远收集信息,玄烨过了很长时间才得知这个消息。

“那他们岂不是要在那里过年?”宋晋问。现在离过年还有不到两个月,病去如抽丝,董鄂氏但身体本来就不好,又生孩子又操劳,一宋晋看这病没一个月肯定好不了,就算好了也受不了路上的颠簸,所以很大可能董鄂氏不会回京,顺治帝一向和她绑定,所以应该也不回来。

“如果皇贵妃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皇玛嬷可能会回宫,但皇父肯定会留下陪着贵妃娘娘。”玄烨皱着眉分析。

“不回来就不回来吧,眼不见心不烦,他们不在京城日子都清净了不少。”宋晋打了个哈欠,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顺治在外面待到驾崩,虽然他知道不可能。

不过令宋晋和玄烨意外的是,顺治帝和太后一起回京,董鄂妃被留在了行宫养病。

皇帝太后以及随驾的大臣一回来,京城明显地热闹起来。这种热闹跟要过年的热闹区别很大,仅限于统治者阶级并且时常令人糟心。

比如顺治皇帝终于想起来宫外还有一个已经得过天花的儿子,于是下了一道旨意让这个儿子在除夕的时候去宫里参加家宴。

宋晋从玄烨那里听到这个消息时都要骂人了,这什么东西,不把儿子当回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且从这道旨意上看顺治并没有把玄烨接进宫的意思,只是见一见而已。在顺治眼里,玄烨跟路边的小猫小狗没什么区别。

“哥哥怎么又生气了?不是说不把他当回事吗?”玄烨百无聊赖地坐在沙发上晃悠着双腿。

“我也不想生气,这是我能忍住的吗?”宋晋深吸了两口气,尽量心平气和地和玄烨说话。理智是一种美德,莫生气莫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宋晋碎碎念。

玄烨叹了口气,“皇上的做法确实让人难以理解,我马上就五岁啦,进宫吃一顿饭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我听说他同样还下旨让两个弟弟一起进宫参加宴会。”小家伙对顺治的称呼又换成了生疏的那一个。

宋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在顺治皇帝最心爱的儿子后,又有五阿哥和六阿哥两个相差不到一个月的娃娃。他们的母亲位份也很低,所以按照规矩刚满一个月就向玄烨那样被抱出宫避痘。

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宋晋就不说什么了,但避痘就避痘,又让他们进宫是为什么?两个走路都不稳当的娃娃,大过年的天寒地冻让他们进宫去吃饭?这理由跟脑瘫一样,就没有人拦一拦吗?

“不会吧?”宋晋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

“我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我得到的消息确实是这样说的。”玄烨也闷闷不乐。

“希望是消息传错了吧。”宋晋捏了捏鼻梁,多事之秋,他就知道顺治回来没好事。这次顺治皇帝为什么不陪着董鄂妃了?渣男!各种方面的渣。

“应该没有,皇上想看儿子,谁敢拦着?谁会拦着?”玄烨冷眼旁观。

“确实没人敢拦,也没人会拦。”这才是最令人发愁的。

此次皇驾回宫,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帝和太后的关系得到了缓和,母慈子孝和乐融融,不管有几分真心有几分是演出来的,都向周围的人释放了讯号。所以当顺治提出要把几个儿子接进宫一起用家宴的想法后,太后一方并不会阻拦,说不定还会顺水推舟计划着让玄烨得到顺治皇帝的青眼。尽管宋晋很不喜欢顺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高度集中的封建君主□□时代,得到一个实权皇帝的看中胜过考几次状元。

太后确实像宋晋想的那样要让玄烨在除夕家宴上出一个小小的风头,苏茉儿转达了太后让小家伙好好准备并精彩表现的意思。

“我应该那样做吗?”玄烨纠结得眉毛都要打结了。

“当然了,又没什么坏处,何乐而不为呢?”骂过顺治后,心里舒服多了的可以理智的看问题。

“真麻烦。”玄烨抱怨。

宋晋知道小家伙心里清清楚楚,但玄烨还是一个孩子,小孩子抱怨两句又没什么错,要不是时候不对他还要夸一句抱怨得好。

“这是你的真才实学,你又没有造假,放心大胆得上,怕什么呢?”宋晋分析,“相反,你不按太后说的那样,你好不容易讨到太后的喜欢,之前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