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学1

可是她今天看到了梦里那本书。

一想到书里爹爹丢了教职后在家落寞的样子,她就不由心疼:“爹,你也多用些。”

沈清淮被女儿关心了,心里一暖,却笑道:“今日你倒是难得心疼起爹来,是不是你们钱先生又布置了什么诗文?”

“才不是……”阿妧说到一半,忽然想起那首自己睡前没写出的诗来,只好改口,“确实有一首诗不会写……等用完饭,爹爹教教我?”

“你呀你呀。”沈清淮戳了戳闺女的脑门,无奈又宠溺。

父女二人吃完饭,一起来到书房。

沈清淮先把杂乱的书案收拾干净,顺便找到了那本压在一堆杂书下的《四书章句集注》,边上还有一本才子佳人话本。

阿妧被她爹盯了一眼,心虚地低下头。

好在他没有说什么,只自己磨了墨,在书案前坐下:“只一首绝句?先生可曾说了什么要求?”

“要求……大约没有?钱先生只说要做一首诗。”她说得毫无底气。

沈秀才叹息一声:“罢了,你找昭儿玩耍去罢,爹爹帮你写好,你回来誉抄一遍就是。”

从阿妧上县学起,她的课业一半是萧景昭不厌其烦教的,一半是爹爹帮她写的。

以往这时,阿妧便欢天喜地往隔壁跑了,拉着萧景昭上县城逛铺子,或是去村里的池塘边嬉戏。

今日她到底有些反常,竟在沈秀才身边坐下:“爹,你也是县学的先生,不若给女儿开个小灶,讲讲这诗究竟该怎么做。”

沈清淮闻言大为诧异,这才认真打量起闺女来,看上去和平日没什么不同,不由奇道:“你这是和昭儿吵架了?怎么突然转了性子?”

“从前你不是总说我不爱念书,一点都不像你和娘亲,现在我想学了,你不开心?”阿妧说着,灵动的眼珠转啊转,像是在打什么小算盘,“我不但要学这诗文,你再另外给我准备一两银子。”

“你要银子做什么?”一两银子不是小数目,沈秀才却只是平静地问她用处。

阿妧看着他爹,说得颇有几分傲气:“用来报名四大书院联考!”她都要做参加联考这么有志气的事情了,就不信她爹还能看扁了她去。

然而沈秀才并没有像她想象中那样,大加称赞并殷切勉励,反倒被震得无语凝噎了一会儿。

他好半晌没说话,最后问:“这回你们吵得还挺厉害?”

毕竟是他养了十三年的闺女,什么性子他再清楚不过。要不是她实在不是那块料,怎么教都没用,他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干脆放任了。

若说她突然转了性子真想读书了,沈秀才是不信的,他只觉得闺女是跟隔壁小子闹了矛盾,不想过去。

现在她说要学诗,沈秀才只当是她随意寻的借口,却也并未因此就敷衍她,依旧细细同她解说起来。

亲爹居然不信她要参加考试的决心,阿妧有些不服气,但还是努力沉下心,第一次尝试用心去听她爹讲的内容,不再像以往那样,人坐在书案前,心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这一番认真听下来,她竟然也慢慢沉浸其中,发现诗词其实还是有些意思的,而她其实也是能听懂的。

阿妧想,虽然爹爹现在还不相信自己,但她一定会好好学,不但要去考,还要考上,将来非得让爹爹对她刮目相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