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105

皇帝陛下把压力给到了卫大将军,然后,这差事顺势传到了霍光身上。霍光很无奈:“在庄子里走走可以吗?”

卫小四叹息:“那也得后期。可以慢慢拄着拐走一走,但不能太久。”这是他能让步的最大限度了。这可是骨裂,即便躲过了感染性炎症,也有无菌性炎症出现的可能性,那恢复起来可就拖得久了

疾病面前,即便你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霍去病,那也得养好了身体再战。

众人离去之后,麻药的药效便渐渐过去了。

霍去病躺在床上,初时还觉得这疼不算什么,但等药效完全消失后,便是蚂蚁啃骨头的钻心之痛,如浪潮一般阵阵袭来。

豆大的汗珠从他额角细细密密渗出,顺着太阳穴凸起的青筋流下去,转瞬即逝。

小霍咬紧了牙关,闭目将满面痛苦之色,封尘在一

双坚韧眸中。

他是上阵吃过苦的人;

也曾见过与他年龄相当,甚至更小一些的孩子死在战场,从腰截断成两半。相比之下,这点痛都不算什么。

夏天的伤口,见不得一点风吹草动。卫无忧小朋友严防死守,简直操碎了心。

小霍这伤,前期就是得卧床养着,同时,饮食上也要注意补钙。什么乳鸽汤、骨头汤的,各种有营养的补品轮换着往他屋里送。

喝了几日,霍去病受不了了,跟卫无忧打商量:“阿父在外面打仗的时候,就靠喝两口油炒面了事,现在刚回长安,天天这么喝补汤,真的咽不下。"

卫小四眼皮一抬,仔细打量霍去病。嗯,虽然人还是晒黑的,但气色确实比刚回来好多了。

小萝卜丁大发慈悲道:“那今日就给阿父弄个清蒸鸡翅、菠菜炒猪肝、枸杞蒸蛋,再来条鲫鱼如何?"

霍去病咽了咽口水:"……就没有,带点味道的嘛?你阿父我嘴里都能淡出个鸟来。"

卫小四:“鸟呢?在哪呢我想看看”霍去病沉默了,沉默就是无声的默许。于是,今日的食谱也已然清淡又营养。

小霍将军忍不住有些怀念油炒面那一点咸味来。

夏日最热的时候,未央宫出事了。

王夫人或许是因为产子的原因,原本羸弱的身子越发消瘦,很快便香消玉殒,独留下二皇子刘闳在世。

对于王夫人的陨落,刘彻心中是有些惋惜的。

他虽然不喜欢二皇子,但王夫人生的貌美,才艺俱佳,也曾做过一段他心尖上的人。若非孕有皇家子嗣,产后又一直在休养,只怕盛宠还要更持久一些。

这么一个可人儿,就这般撒手而去,自是让刘彻颇为念念不忘,连饭都用的少了。

此事在京中着实砸起一片水花,众说纷纭,可出了长安城,便又是一片平静。

庄内。

霍去病跟着卫无忧照吃照喝,这么悠闲过了几日,总算适应了这种躺平的日子。

窗外蝉鸣不断,卫小四则在实验室里架了两盆冰,正在埋头画图。这图纸有两份。一份是为龙首渠所画,另一份则是为了刘彻提出的新油田开采。

龙首渠开凿之后,所遇到

的第一个难题,便是渠道需要穿越怀德与征县之间的商颜山。

卫无忧知道,这第一次开渠会采用明挖的办法,然而四十余丈的黄土山上挖深渠,无异于做白

工。

他是打算以“溪井”为引子,提前催化井渠法的诞生,少走一步弯路。

本来嘛,从溪井延伸到井渠法,其实只是差个思路。古人在发现明挖龙首渠不成之后,便会一步步探索出井渠法。

他这顶多算是插了历史的空子,没有窃取任何人的劳动果实。

小萝卜丁在纸上画出一口向下延伸数丈的深井,井下流水相通,上方则是巍峨的商颜山,不信刘小猪他看不出来。

至于施工的测量技术他是完全不担心的,西汉人自有他们的法子,龙首渠当年在两头不通视的条件下,精准测量出渠线方位和竖井位置,可见是有真本事的。

而另一桩事情就麻烦许多了。猛火油开采的事儿,卫无忧不怎么熟悉,也不敢擅自看过几个视频,凭借几个臆想就做下决定。

这要是出了问题,死的可不只是一个人。

先前,因为他跟刘彻说过表面层这一点渗出来的猛火油便足够用了,皇帝陛下这才没有大张旗鼓去差人开凿。

但现在高奴一带发现了更大的油田,刘彻必不可能放弃。

这高奴油田所处的方位,其实就是后世称为“大庆油田”的所在地,也不知道二者之间有没有联系。

不能从宏观上帮着决策怎么开采油田,卫小四就换了个思维,从开采工具上入手。

刺儿立在一边,已经习惯了看他们小公子描描画画,顺嘴问道:“公子这又是画什么呢?”卫无忧:“顿钻。”“啊?啥叫顿钻?”

卫小四:“就是一种深井开凿的工具,等我画出来你就知道了。”

为什么会想到顿钻呢?因为古人提炼石油,都是由最初的油苗露头采用,发展到“挖掘井”,再到“顿钻钻井”的。

所谓顿钻钻井,就是用西汉最不缺的人力为原动力,以木制的井架,竹制的缆索,绞盘车和锋利的圆刃钻头,来推进简易机械冲击式钻井。

可以说,这种冲击钻是大型深井钻探之时,必不可少的趁手设备,从北宋发明后,一直沿用到后世,怎么也足够大汉使用了。

br/>另外,卫小四敢直接将此物画出来推荐给刘彻,也是因为这种装置的出现和衍化,都与井盐的开采密切相关。

而战国时期,巴蜀井盐便闻名于世,直到今天,蜀地的井盐依然是大汉制盐业的重要一份子。

在这种先行环境下,出现深井工作用的冲击钻,不会显得太过突兀。

卫无忧将两张图纸都晾干了,递给刺儿,吩咐他直接去鸽房,给刘彻送信去。

鸽子依然还是南风用来与刘彻联络的那一只。但是,真正的归属权似乎早就不属于他了。

未央宫内。皇帝陛下收到图纸,横看竖看,其实都没看明白。

这东西超纲了,不在刘彻的理解范围之内。

猪猪陛下将原因归结为无忧的画技太烂,转头吩咐四喜:“去,把负责龙首渠的人给朕叫来,对,上郡开采猛火油矿的也喊来。"

这人一时半刻也赶不到宫中,刘彻没忍住,便自己又重新展开纸页,研究起来。

那顿钻画得有些繁杂,从碓架、绳索、加重杆、圆刃钻头,到掮泥筒和下木竹套管等等,全都细致地画上标注出来。

刘彻虽然认不得,但也依稀明白,此物是一样工具,看旁边还画着一口井,应当与开井有关吧。

皇帝陛下喃喃:“哼,臭小子倒是仔细,就是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他嘴上说的嫌弃,手底下却很怜惜,将纸平平展展在桌案上铺好之后,才去看另外一张。

这张就相当潦草了。

一张大纸上,连绵起伏的似山又不似山,山两头打着深井,井底下又好像有条河在流……

刘彻琢磨半晌,问四喜:“脖子伸这么长,看明白了吗?”

四喜讪笑:"……仆就是不明白,才想请教陛下。"

猪猪陛下终于抬起头,翻了四喜一眼:“朕要是知道,还用得着问你?”

君臣几句插科打诨,总算是迎来了两位看得懂的专业人士。

图纸被二人一番传阅探讨之后,忽然爆发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妙啊,妙啊”。因为这两位发现,井渠法和顿钻是可以互相利用的,若是帮着将顿钻弄出来,开渠也省事儿多了

底下二位朝臣聊得热火朝天;

皇帝陛下逐渐握紧了拳头:“妙在何处,爱卿们但说无妨。”你们不说,朕把你们叫来是听猫叫的?

庄熊黑反应过来,连忙拱手道:“回陛下,卫小公子这顿钻,若是真如图纸所言能制出,便能在龙首渠开凿上起到不小的推进作用,于夏郎官开采猛火油亦有奇效。"

"不止如此,此物往后在凿井、修治井、汲卤上可是大有所为啊,陛下。"

刘彻被这一番畅想未来弄得怔了片刻,而后又有些怀疑——文人的嘴,骗人的鬼,朕想知道的是实际能带来的好处。

猪猪陛下很会抓重点:“此物便是真有如此之好,于你开龙首渠有何干系?”

庄熊罴道:“陛下您看,这幅图上已经画出来了啊。”刘彻看不出来,于是拿眼神使劲儿抽他。

庄熊黑紧张回话:“臣也只是猜测的,陛下但请一听。先前咱们不是在洛河水仿制溪井引水,以便水深达到水车的要求进行农田灌溉嘛。其实,龙首渠在商颜山的部分也可以用这种类似的法子。只要在山两头打上深井,互通之后,井下行水,比明挖之后导致黄土崩塌要可行多了。"

"如此一来,挖深井若能用上顿钻,自然事半功倍。"

刘彻眸中微动,视线重新放到那副辣眼睛的“山与井”图纸上。无忧这是在提示?还是只是随手一画?

皇帝陛下竟然有些猜不到小萝卜丁的真实想法。

顿钻带来的好处是不可限量的。

刘彻索性先命庄熊罴、夏郎官与少府配合,全力将此物制成,实践确定能用,再大批量生产,用于龙首渠的开凿和猛火油开矿上。

安顿好正事,皇帝陛下便腾出空档,打算去京郊庄内寻卫无忧了。

他说不出来,自己心中究竟有些什么期盼。只是隐隐觉得,这孩子如此聪慧,会不会早就察觉到了一些事情,在这里陪着他们演呢?

或许见到人,便都清楚了。

七月的天热起来像是蒸笼。

窗前廊下,已经立起了苇帘隔热,屋中各处都放着冰,又有冰镇瓜果、鲜奶酪冰沙备着,卫无忧小朋友还不算太难熬。

相比之下,霍去病可就惨多了。

他正是长骨头的关键时期,下不得

床,吃不成咸的辣的,连冰沙都只能看着,气得霍去病扭过身子,背对着卫无忧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