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都精力旺盛,所以早就起了床,也就都看见了,这些东西都是那个好看的叔叔带来的。虽然是他们奶奶做的,却不是他们家的东西。
荭婶子看着这一个个的,心里很是欣慰——也稍有心酸。日子是好过了,多数时候是能吃饱了,但是也还是没有到想喝鸡汤就喝鸡汤的地步。
——家里的鸡虽是养了些,但平常都是留着下蛋,蛋还能留着邻里办事的时候送礼。而鸡,也是过年过节时才有的吃。
荭婶子先将鱼肉蒸蛋端上了桌,一边看已经醒来、喝完一碗奶的言茉茉乌溜溜的眼睛黏在鱼肉蒸蛋上,一边嘱咐言夙要注意烫,要是不熟练,可以叫她媳妇帮着喂。
然后又说:“鱼汤时间可以短些,半中午就可以,鸡汤得炖到中午时,火候才足。”
“剩下的鲢鱼肉我收拾干净备下,中午和晚上还能再吃两顿。”
一边交代这些准备,一边当着言夙的面,将那剩下的一小碗鱼肉蒸蛋给自家的三个小孙子、孙女分入碗中。
这事儿她做的明明白白,只是不那么好说清楚,因为毕竟牵扯到给妇人补身子、下奶这些事儿。
但是言夙过来时说好了食材他会送过来后,荭婶子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就是多些的奶喂给一个可怜罢了,他们也不需什么银钱报酬。
——这也是他们能力范围内的行善积德,但凡他们力有不逮,他们也会明说。
至于荭婶子做饭的酬劳,言夙倒是坚持给,但荭婶子也坚持,既然言夙的食材不只是他自己吃,她也就不能收钱。
这里头给她儿媳妇补身子的份,她不会占,但是她的那份,分给孩子们她自然是做的了主的。
荭婶子家早饭都是稀粥、面饼子配咸菜为主——现在说是吃稀粥,可比以前那种稀的能见人影可好的多。而且自从粮种改良,产量丰收又税收规定份额之后,他们也舍得吃白米、白面了。
虽说还不到高门大户家的精米、精面的程度,但至少熬煮粘稠的米粥再也不会拉嗓子了。
言夙的面前也摆着这样的米粥和面饼。
其实按言夙以往的经验——特别是有孟婶子在前的——他是想跟人家分清楚的,可是荭婶子为人热情,办事却也有度。
就冲她之前给言夙说的鱼汤、鸡汤、鱼肉的剩余等事,就能看出她热情、亲善却绝不逾越。
“鱼肉还是中午做别的吃吧。天渐热了,放久了不新鲜,或者得抹盐。中午我再抓便是。”
言夙倒是不太想给崽儿吃不新鲜的。
不就是鱼嘛,只要厨子手艺好,他是要多少材料就能供应多少材料。
准备吃一口鱼肉蒸给言茉茉试温度的言夙,决定还是得让荭婶子多做一点。
哪怕孩子吃不完,也不会浪费的,毕竟哪有当爹的会嫌弃崽的剩饭?
言夙如今已经能够不动声色的盘算了,他人都看不出来他想什么——虽说他们给孩子试温度都是嘴唇贴贴,不会这么吃下去,看言夙吃完换了把勺子再喂孩子跟他们不一样,但也没多想。
饭毕,其实天色还不晚,言夙还能赶上一波去城镇的小船。
荭婶子的小儿子在城里一家酒楼当跑堂,昨日刚好休沐,今日要去上工,可以跟言夙同路。
坐船的地方自然跟妇人洗衣服的地方不在一处,这路上,他就跟言夙说一些城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