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四郎拾起葫芦拨开塞子,横着倒出酒水洒在一地,郑重磕头向马儿拜了三下。
待一切做完,杨四郎抬头仰望一下天上,望着灰蒙蒙的苍穹上空。杨四郎捏紧拳头深深吐了一口气,心中暗自发奋:“大难不死,这是天意助杨四郎呐!这封信我一定要送到京师。”他咬紧牙关硬生生顶着伤口疼痛爬了起来。
居庸关城墙上,刘十三将关外的一切俯瞰在了眼中,见杨四郎吃力的折返回来,他朝一旁的心腹嘱道:“放他进关吧。”
心腹眼里透出一丝狠戾,微微弯下腰身抹了一下脖子,试探地说:“将军意思是.......让他死在半路道上?”
“如今的大明如同木桶盛水,既不能太满也不能太少,我们现在只需静观其变让它恰到好处即可。”刘十三面目高深莫测,让人难以琢磨他内心的想法。
心腹大惑不已:“小的愚钝,不知将军所言的其中道理是指?”
刘十三轻笑一声,摇了摇头慢步离去,留下一言:“时机成熟之日,你自然会明白。”
回来的杨四郎刚准备开口求见刘将军,便见着一名士兵从城墙上快速走了下来,朝他扔了一个包袱。
“杨四郎,这是刘将军赏你的干粮,你拿着进关去吧。”
杨四郎接过包袱怔了怔:“将军.....准许我进关了?”
士兵刚走上台阶听他问起,不耐烦地回首说道:“不错,你现在可以走了。”
突如其来的喜悦感立即冲上了脑海中,令杨四郎呆滞笑了半晌。直至双脚跨进关内时,杨四郎仍然觉得自己活在梦中一般。待城门重重关上那一刻,杨四郎才被厚重之声激醒过来。他回过头望着身后的雄关,欲借此景吟诗一首抒发心中的快意,奈何肚中没有任何墨水可言,连打油诗的作不出一首。他只好使劲吸了一口关内的气息,在心中大喊一声:“我这个小人物终要出人头地了!京师,我杨四郎来了!”
..........
太原府。
朱祁镇在天刚亮之际,便与袁彬哈铭分成三路。袁彬接任霍秉忠出北门继续赶往周家村方向;哈铭领一路朝西门去;而朱祁镇自己则领兵出了太原东门。
“罗通,东城外有几个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