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7章 康熙

简行诸天 不想当然 1565 字 2个月前

也不是没有下五旗中表现的文武双全的姣姣者,进宫任六品蓝翎侍卫。

但他们的出身,最多让他们在乾清宫前值守,不会当近身的内书房侍卫。

选他们,估计也有安抚下五旗的人,更多数还是进了内务府。

同年一场,他们都选职了,倒是落到谢玉第五名的好成绩,谢玉问两次了,都是虚话,待定。

谢玉自然明白,还是出身问题。

若康麻子不想一出,是一出,考什么“国语骑射”翻译科,还亲自监考,谢玉或许已经“糊弄”过去了。

前景有些“渺茫”呀!

谢玉甚至开始想,要不去各都统看一看,只是这样的话,可能和那个郑国栋一样,要管一辈子旗务,撑死六七品,是琐碎操心的差事,没意思。

正思索着呢,只这日,一个叫“魏珠”太监,带着侍卫、差人,来到谢玉在满城的新家。

一阵慌乱…。

“内阁奉上谕,着尔坠刚·瓜尔佳氏袭授四品拖沙喇哈番爵之爵,赏银100两,绢十匹,差工部任用……。”

怎么就突然,来了?

原身父亲这个四品世爵,年俸银135两,禄米135斛,按说传一代,爵位该降一级。

不但没有降,对那个嫡子大哥千难万难的事,突然就让谢玉袭爵了,成了大清体系中的贵族。

菊花套电钻的事,再推推了。

给钱都是大爷,谢玉很有打工人自觉。

虽然准备粗疏,但这种塞红包手法纯熟,魏珠很满意这个实惠,自然不会计较这些小门户的粗露。

同时向谢玉透了一些口风,什么仁呀、德呀、善的!

总之只有康麻子是好人。

但以谢玉的经验,马上反应过来,突然让谢玉承袭了祖传的世爵,既有收谢玉的心,也有给外臣看的意思。

想想他孙子乾隆晚年干的“十全老人”,一个德行。

鳌拜的事都过去三十多年了,看来康麻子果然是成熟政治家了。

真想“不在乎”,拖着干嘛,直接让谢玉和别的上三旗同年一样,进宫做侍卫。

工部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