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骈

骈,字千里,幽州人也。崇文之孙。少闲鞍马弓刀,善射,有膂力,更剉锐为文学,与诸儒交,硁硁谈治道。初事朱叔明,为府司马,迁侍御史。一日校猎围合,有双雕并飞,骈曰:“我后大富贵,当贯之。”遂一发联翩而坠,众大惊,号“落雕御史”。骈为西川节度,筑成都城四十里,朝廷疑之。以宴间咏风筝云:“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明日诏下,移镇渚宫,亦谶之类也。仕至平章事,封渤海郡王。初骈以战讨之勋,累拜节度,手握王爵,口含天宪,国家倚之。时巢贼日日甚,两京亦陷,大驾蒙尘,遂无勤王之意,包藏祸心,欲便徼幸。帝知之,以王铎代为都统,加侍中。

【注释】

1幽州:州名,治所在今北京西南。

2崇文:即高崇文,少入平卢军,元和初拜左神策行营节度使,率军征讨西川,活捉割据者刘辟,封南平郡王。

3膂(lu)力:力气。

4剉(cuo)锐:挫伤锐气。

5硁硁(kēng):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6朱叔明:曾任灵武节度使,后任右武卫大将军。

7“依稀似曲才堪听”两句:引诗题为《风筝》,意谓依稀像是曲调刚刚可以听,又被风吹跑,变成别的曲调了。这里以“声调”的“调”,暗指“调任”的“调”。

8渚宫:春秋楚国别宫,为成王所建,在今湖北荆州西南隅,此代指荆南。然据学者考证,高骈移镇荆南,非朝廷疑之,而是荆南有乱,朝廷倚重高骈,故派其平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