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戴
戴,字虞臣,华州人。会昌四年左仆射王起下进士,与项斯、赵嘏同榜,俱有盛名。初应辟佐大同军幕府,与贾岛、许棠唱答。苦家贫,为禄代耕,岁廪殊薄,然终日吟事,清虚自如。《秋思》一绝曰:“万木秋霖后,孤山夕照余。田园无岁计,寒近忆樵渔。”调率如此。后迁国子博士,卒。
【注释】
1华州:州名,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华州区。有学者考证,马戴籍贯为曲阳。
2左仆射:尚书左仆射的简称,掌统理六官,纲纪庶务,御史纠劾不当,兼得弹之。
3大同军:方镇名,治所在今山西大同。
4许棠:字文化,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咸通进士,授泾县尉,又曾为江宁丞,工诗文。传见本书卷九。
5廪(lin):指粮食。
6“万木秋霖后”以下几句:诗意谓淋过连绵秋雨之后的万千树木,站在孤零零的山上,被残余的夕阳照着。田园里没有什么收成,寒冷迫近我却想去砍柴、打鱼,为冬天做准备。秋霖,秋雨,多指连绵的秋雨。
7国子博士:学官名,属国子监,分别掌教《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五经。
【译文】
马戴,字虞臣,华州人。会昌四年(844)尚书左仆射王起主持考试时,跟项斯、赵嘏一起考中进士,都有盛大的诗名。起初应征担任大同军幕府佐吏,跟贾岛、许棠唱和酬答。苦于家里贫寒,拿做官的俸禄来代替耕种,每年官府发放的粮食特别少,但他整天忙于吟诗之事,清静无忧来往自如。《秋思》这首绝句说:“万木秋霖后,孤山夕照余。田园无岁计,寒近忆樵渔。”他的诗歌格调大概都是这样。后来迁任国子博士,去世。
○戴诗壮丽,居晚唐诸公之上,优游不迫,沉著痛快,两不相伤,佳作也。早耽幽趣,既乡里当名山,秦川一望,黄埃赤日,增起凌云之操。结茅堂玉女洗头盆下,轩窗甚僻,对悬瀑三十仞,往还多隐人。谁谓白头从宦,俸不医贫,徒兴猿鹤之诮,不能无也。有诗一卷,今传。
【注释】
1既乡里当名山:此处或有脱文,此名山或指华山,然据学者考证,马戴未必住在华山,然辛文房或乃此意。
2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的渭水平原。
3凌云:直上云霄。
4玉女洗头盆:传说西岳华山中峰有玉女祠,祠前有石臼,称为“玉女洗头盆”。
5猿鹤之诮:受到山中猿鹤的嘲笑。典出孔稚圭《北山移文》。
【译文】
○马戴诗歌壮伟雄丽,处在晚唐诸位诗人之上,既从容闲适不慌不忙,又深沉冷静酣畅流利,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互不妨碍,好诗啊。他早年耽于幽兴野趣,既而家乡正对着著名的华山,在山上远望秦川,黄色的尘埃掩盖着红色的太阳,胸中涌起他那直上云霄的情怀。在玉女洗头盆山峰下结盖茅草堂,门窗幽僻,对着那悬挂着的三十仞高的瀑布,交往的大多是隐士。谁说他头白的时候出去做官,所得的俸禄还不够补贴贫困的生活,徒劳地兴起山中猿鹤对他的讥诮,这不是没有啊。马戴著有诗歌作品一卷,如今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