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卢仝,范阳人,起初隐居在少室山,号称玉川子。家里特别穷,只有图书盈积堆满。后来移居洛阳城,只有几间残破的屋子罢了。有一个奴仆,胡须很长,不用布裹头发;一个婢女,光着脚,衰老到牙齿都掉光。整天辛苦吟诗,邻近的僧人送米接济他。朝廷知道他的清廉耿介的节操,先后两次备足礼品征召他来担任谏议大夫,他不去就任。当时韩愈担任河南县令,喜爱他的操守,对他很恭敬,卢仝曾被品行恶劣的年轻人所恐吓,向韩愈投诉,韩愈正为他申述办理,卢仝又担忧恶劣之人迁怒到韩愈身上,希望把此事作罢,韩愈更加佩服他的大气度量。元和年间,发生月蚀,卢仝写诗,诗意讥讽当时的叛逆党徒,韩愈极力称赞诗写得好,其他的人却渐渐忿恨他。当时王涯执掌朝政,人们全都怨恨他。等到甘露之变的灾祸发生,卢仝偶然跟其他宾客在王涯的书房里聚会用餐,因此晚上留在那里住宿,官吏兵卒乘其不备来逮捕,卢仝说:“我是卢隐士啊,跟众人没有怨恨,有什么罪呢?”官吏说:“既然说是隐士,却来到宰相的府邸,难道没有罪吗?”仓促匆忙中没有办法为自己辩解,最终跟王涯一同遭遇甘露之变被杀。卢仝衰老没有头发,宦官就在他脑袋后面钉了根钉子。当初他生了个儿子,取名叫“添丁”,人们认为这就是谶语啊。卢仝性格高尚古朴,耿介孤僻,所具有的见解都不平庸浅近。唐代诗歌体式没有遗漏的,而卢仝创作的诗歌却特别奇异,自成一家,诗歌语言崇尚奇特诡谲,一般读者难以理解,有见识的人却容易了解。后来人们模仿效法拟作这类诗歌,卢仝便成为一种诗体的宗师了。有集子一卷,流传至今。

○古诗云:“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相戒慎出入。”斯所以防前之覆辙也。仝志怀霜雪,操拟松柏,深造括囊之高,夫何户庭之失。噫,一蹈非地,旋踵逮殃,玉石俱烂,可不痛哉!

【注释】

1“古诗云”以下几句:出自汉乐府民歌《枯鱼过河泣》,诗意谓一条干枯的鱼被载去卖的时候路过河流,哭泣不停,后悔不该出河,但后悔也晚了。就写一封书信给河里的鲂(fáng)鱼和(xu)鱼,告诫他们出入河水一定要谨慎。辛文房引用此诗,意在说明士人出处要谨慎,否则必将遭殃。鲂,一种淡水鱼,形体像鳊鱼,但更宽。,鲢鱼。

2括囊:捆束口袋,比喻出言谨慎。《周易·坤》:“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3户庭:《周易·节》:“初九,不出户庭,无咎。”户庭指家门。

4旋踵:转身,形容时间短。踵,脚后跟。

【译文】

○古诗说:“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相戒慎出入。”这就是说要防止走上前车倾覆的道路啊。卢仝志向情怀洁白如霜雪,操守可以比拟忠贞常青的松树和柏树,造诣精深达到了出言谨慎的高超境界,怎会犯下离开家门的错误呢。哎,一旦踏上是非之地,转身就遭遇灾祸,高贵的美玉和石头一起被焚毁,怎能不让人心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