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题解】

卷五所传诗人多有尚奇的诗学倾向,有卢仝、马异、刘叉、李贺、李涉、朱昼、贾岛、庄南杰、张碧、朱放、羊士谔、姚係(附姚伦)、麹信陵、张登、令狐楚、杨巨源、马逢、王涯、韩愈(附张署)、柳宗元、陈羽、刘禹锡、孟郊(附陆长源)、戴叔伦、张仲素、吕温、张籍、雍裕之、权德舆、长孙佐辅、杨衡等三十四人。这些诗人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双子星,如韩愈和柳宗元称为“韩柳”,韩愈和孟郊称为“韩孟”,有“郊寒岛瘦”之称的孟郊和贾岛等。由于韩愈在元代地位甚高,所以辛氏在论述韩愈的时候反倒以背书为主,没有太多新意,而在写柳宗元的篇章中则笔端含情,令人感慨。柳宗元被贬谪为永州司马,给朝中的权贵写信,没有人真正帮助他,但柳宗元并没有因此自甘堕落,反而越发坚守高尚品格,在家有老母的刘禹锡被贬谪到更偏远的州郡时,主动申请跟刘禹锡调换,这是何等的节操!心有大爱,不幸短命,却获得了百姓长久的祭祀和追慕,柳宗元虽然缺乏生命的长度,却活出了生命的高度,辛氏盛赞他的诗歌“非余子所及”,岂徒诗歌之谓哉!读辛氏此书,又岂能视作区区诗传而已。

卢仝

仝,范阳人,初隐少室山,号玉川子。家甚贫,惟图书堆积。后卜居洛城,破屋数间而已。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终日苦哦,邻僧送米。朝廷知其清介之节,凡两备礼征为谏议大夫,不起。时韩愈为河南令,爱其操,敬待之,尝为恶少所恐,诉于愈,方为申理,仝复虑盗憎主人,愿罢之,愈益服其度量。元和间,月蚀,仝赋诗,意讥切当时逆党,愈极称工,余人稍恨之。时王涯秉政,胥怨于人。及祸起,仝偶与诸客会食涯书馆中,因留宿,吏卒掩捕,仝曰:“我卢山人也,于众无怨,何罪之有?”吏曰:“既云山人,来宰相宅,容非罪乎?”苍忙不能自理,竟同甘露之祸。仝老无发,奄人于脑后加钉。先是生子名“添丁”,人以为谶云。仝性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唐诗体无遗,而仝之所作特异,自成一家,语尚奇谲,读者难解,识者易知。后来仿效比拟,遂为一格宗师。有集一卷,今传。

【注释】

1范阳:郡名,治所在今北京西南,此为卢仝(tong)郡望,其实为河南济源人。

2少室山:山名,在今河南登封西北,为嵩山之西部。

3清介:清廉耿介。

4谏议大夫:官名,简称谏议,掌侍从规谏讽谕。据学者考证,卢仝未曾被朝廷征召过,辛文房误。

5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元和六年(811)任河南令。传见本卷后文。河南令:官名,唐制为赤县令(唐代以县治与京都三府府治同城的县为赤县,京兆府所属有长安、万年二县,河南府所属有河南、洛阳二县,太原府所属有太原、晋阳二县,共为六县)之一,秩正五品上,高于一般县令。以下事迹,多据韩愈《寄卢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