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

【注释】

1“维”两句:王维名字与维摩诘有关,维摩诘又译为“毗摩罗诘”,意为“净名”或“无垢称”,指毗耶离城神通广大的大乘居士。《维摩诘经》载,维摩诘乃东方无垢世界金粟如来,于释迦佛在世时化身居士,在家修行,获不思议解脱大乘思想,曾深得古代文人的青睐。

2草隶:相对“楷隶”而言,笔画草率,合草、行、章草和隶书体,用笔简省,有时勾连。

3闲:通“娴”,熟练,熟习。

4岐王:即李范,本名隆范,初封郑王,睿宗时封岐王。好学,擅长书法,喜与文士交结。卒后册赠惠文太子。

5九公主:指唐睿宗第九女玉真公主,玄宗之妹。太极元年(712)出家为道士,称玉真公主,筑玉真观于京师,曾推荐李白。此处关于王维中状元之说,取自薛用弱《集异记》,未必合于事实。

6伶:原指乐官、乐师,这里指乐工。

7《郁轮袍》:琵琶曲,传为王维作,事见薛用弱《集异记》。

8京兆:府名,治所在今陕西西安。解头:即解元,各州送举子赴京应举称解,解送单上第一名为解头。

9开元十九年:据学者考证,王维于开元九年(721)中进士,辛文房误。

10给事中:官名,门下省要职,在侍中及黄门侍郎之下置四员,正五品上,职掌读署奏抄,驳正违失,诏敕有不当者,可涂改还奏。

【译文】

王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就会写文章,善写草隶,对音乐声律很熟悉,岐王很看重他。王维将要参加科举考试,岐王对他说:“你的诗中清脆激扬的作品,可录写几篇,琵琶新曲,可作一首,我们一起去造访九公主府第。”王维按岐王说的那样做了准备。这天,众多乐工拥绕着王维独奏,九公主问乐曲叫什么名字,王维说:“叫《郁轮袍》。”于是拿出自己的诗卷给她看,九公主说:“这都是我熟习的作品,以为是古人写的,竟然是你写的佳作吗?”把王维延请到尊贵的座位,说:“京师能得到你这样的人来作为解头,是京师的荣耀啊!”竭力推荐他。开元十九年(731)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进士。提拔为右拾遗,升任为给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