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郭嘉活着,曹操不会有赤壁之败。我看,这个看法把郭嘉拔得太高,从官渡之战郭嘉的表现来看,他在前线所起到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再从古人的眼光来看,《三国志魏书》里,荀彧荀攸贾诩在同一传,郭嘉和程昱、董昭、刘晔、蒋济、刘放等在同一传,这应该算是郭嘉比较准确的定位,换句话说,郭嘉死了,曹操至少还有四大谋士,没到伤筋动骨,无人可用的地步。
郭嘉之死,受损失的是曹操,因为他少了个吹牛喝酒的好基友。
郭嘉死后曹操大哭?曹操是个浪漫主义诗人,大哭是常态,在三国志中,至少就记载了曹操有七次大哭,比刘备多多了,偏偏刘备替曹操背了个爱哭的锅,刘备:我也很无奈啊!
三国演义里,庞统是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
实际上,庞统在当时的名声,要高出诸葛亮不少。
他出山之后,先跟的老大是周瑜而不是刘备,在周瑜那里混了几年,庞统已经混出了名声,“吴人多闻其名。”算得上是个名士了。
名声是什么,就是人脉。有了人脉,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在诸葛亮和鲁肃推荐下,庞统得到重用。
那么庞统的阵亡,对刘备有什么影响呢。
从庞统活着时候表现出的才干来看,他与接替他的法正类似,都是谋士型的人才,刘备缺的就是这种人才,夷陵之战失败后,诸葛亮叹息,法正如果在,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局面。
《三国志》: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假使庞统还活着,他可能会改口:庞统如果在,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局面。
庞统与郭嘉,在刘备和曹操那里的地位比较类似,但是庞统之死和郭嘉之死,对刘备和曹操意义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