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经过了大量练笔。
迟子建讲,一个作家是热爱生活融入生活,如果不是这样,作家像是一位局外人,很难写出真正的有生活气息的作品的。
读词所感
刚才读了新浪博客一位半斋诗客老师的一首词,其中有两句
应料天涯海角,相遇相知相得。
我觉得这把人生一种首理总结得恰到好处,真实可信,也好明白。
有一天晚上,我在一条山路上散步,向路东走了几步,看见月亮升起来两竹杆高了,这天晚上的月亮,是一圆的月亮,圆得让我联想到世界上所有圆的物体,像我曾经见过的那胖小男孩子的圆圆的脸蛋一样,这么可爱的月亮,我滋生这样一种感觉。
这轮圆月,也并不是如今的样子,它是经过从豆芽般的月亮,一步一步地慢慢地变到这样,而且经过一圆之后,这样来理解人生,人的人生有缺有短有圆才是真正的美。
我在视频里见到了毕飞宇老师,如见到了真人一般。
毕老师讲写作,如同一个人坐在窗子下面想心思,能想有的,也能想无的,无的就是虚构,说难听的就是胡思乱想,说高低些就是心理活动。
毕飞宇老师讲,人为什么要找人聊聊,不是要见到那个人,而意在听那个朋友说的话,听到那个声音,人一听到那个声音就有意思了,人也不寂寞了,人是喜欢面有声音的语言的。
激活语言,一是生活,一是读书。
比如看见窗外一棵绿树,一定要说:“那是一棵绿树。”
听到小鸟的叫声,一定在心中说:“一只小鸟在唱歌,它唱出自己满意的歌声。”下雨了,对自己说:“这会儿又下雨了,雨下得很大”,还要细说是怎么一种。
毕老师讲读书能激活语言。语言不要说抽象,一定是具体描述性语言,能总结,也会分析具体细说。
我听了毕老师讲语言是怎么一回事,试着照它去作,写作不是无话,总是有话可说,与语言保持一致,好像有很多朋友对我说话。毕老师给我的这个语言之知,对于我收获是很大的。
相遇相知相得,比如读《红楼梦》,细细地读每一段话,是一件什么事情,是那几个人联系在一起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真是清楚如当面对你讲小说写作是怎么一回事,读小说,更比作家讲小说写法更好,是直接学习小说写法。
我有时间时,把我读《红楼梦》所得再写出来,读出了很多我所感受到的,这同样是在读书方面相遇相知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