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假如我能买通时间/马克

蓝雪之子 远方还远 6444 字 2024-05-21

他猛地抬起头,满脸惊讶地看着我。

“就这样”,我挥了挥手。

大约和我对视了三秒钟,他就坚持不住了,低声说了句“是的,先生”,然后转过身、慢吞吞地朝门口走去。没想到他已经这么老了,我不无悲哀地摇了摇头,下次一定得找个年轻点的管家,而且必须能迅速果断地处置大门外那些麻烦。

“等一等”,我喊住他,“还有两件事。首先,迅速把沙滩恢复原状;另外,请金博士2到这里来。”

他僵在那里,转过身来欲言又止,脸上的表情古怪极了。

我知道他在想什么。“去吧,我会把你的工资结清到今天日落前的,谢谢。”

他的嘴唇微微张了张,像是要跟我道谢,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口,只是佝偻着背消失在门外。这次,他终于走得能听到一些脚步声了。

-----------------------------------------------------------------------------------------------

在等待金过来的时候,我又看了一会电视。奥巴刚才说的某些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些观点很新颖,以前从未听人说起过过。我把视频回放到那一段,反复看了好几遍。

外面传来敲门声,“进来”,我高声回应,同时关掉电视。

“你找我吗,先生?”

上帝啊!他居然还穿着睡衣,头发乱糟糟的,眼镜斜挂在脸上,双手插在睡衣口袋里,大张着嘴,毫不掩饰地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

我强忍住内心的反感,招手示意他靠近,“休息得好吗?”。

“还行,我一直睡得挺沉,从昨晚到现在,直到你派人叫我。哇唔!”

他惊呼一声,就像才清醒过来似的快步走到窗前,“你这里的风景太漂亮了!”

我笑了笑,起码他的品味还不错。“想喝点什么?”

“冰可乐就行。”

房间里专门为他准备了冰可乐,我倒了满满一杯递给他。“谢谢”,他心不在焉地接过去,双眼仍然贪婪地注视着窗外,鼻孔使劲抽动,就像是要把远处雪山上的新鲜空气大口吸进肺里面。

我和他并肩站在窗前,这个位置的视野更加开阔,远处的湖面和对岸的雪山直扑过来,带着种无声的压迫感,这种感觉有点过于强烈了,我朝后退了退,想起了把他找来的目的。

“你听说过地球文明的宿命论3吗?”

“什么?”他转过头,疑惑地看着我。

“有人说”,我朝头顶指了指,“上帝把人类安排在地球上,就像农民把庄稼播种在土地里,庄稼离不开土地,人类同样也离不开地球。所以人类必须要和地球同生长共存亡。这就是地球文明、或者说人类文明的宿命。我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其实我也不太确定,那个奥巴口口声声宣称的“真神”,和我的上帝是不是同一位。

“唔……暂时帮我拿下”,金把杯子提给我,取下眼镜,拉起睡衣擦了擦,然后重新戴上。“我只能这样告诉你,宇宙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蓝星人、白星人,这些我们早就知道了。但是具体到地球人来说,确实没有在其他类地行星上发现相似的碳基生命,对此科学界已经给出了很多解释,比如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始大洋的形成,有液态水存在。另外还有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轨道运行空间等等。如果把以上作为人类出现的必须条件,那么在目前可观察的范围内,我们确实只有这么一个地球。

“最新的观点认为,地球其实也是一个生命体,它同样也在不断进化,也就是说,地球之所成为宜居星球,其实是与它所承载的生命相互作用、共同进化的结果,这其中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最大。这个观点拓宽了我们的思路,按照这一理论,那些类地行星尽管目前看来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但只要我们运用最新技术对它的环境进行大规模改造,未来也会变成第二个地球,这个过程或许……”

他说起来就没完没了,我赶快打断他,“据说以地球为圆心,150光年为半径的范围内,都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

“是那个蓝星人说的吗?”他瞪着我。

这家伙确实聪明,我点了点头。

“nasa最新公布的五颗最类似地球的行星中,最近的一颗距离我们只有22光年,格利泽667cc”,他小心翼翼地把眼镜戴好扶正,“但其他几颗都在1000光年之外,起码在100年内对人类都没有任何意义,唯一的格利泽667cc,也不是全部具备我刚才说的那几个必要条件。但你忘了蓝星,蓝星人也是碳基生命,与我们本质上是一类人,蓝星上的环境也经过了亿万年的进化,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蓝星实在是最合适不过的移民目的地了,而且不要忘了,他们还有星际航行技术。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愿不愿意接受地球移民。我猜,他们应该不愿意。”

我笑了笑,他不仅聪明,而且和我的思路总是高度一致。

“这也没什么”,他抓过杯子,猛灌下一大口冰可乐,抹了把嘴,“我刚才也说过,某些类地行星尽管目前看来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但只要我们对它的环境进行大规模改造,未来也能变成第二个地球,比如我们正在进行的火星。另外,我现在发现,金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说这种方式更加漫长,初期还不能大规模移民过去。”

漫长不是问题,小规模也不是问题。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把蓝星人提供的可控核聚变技术用在火箭推动力上,这方面最近有进展吗?”

“还是不行”,他摇了摇头,“我试过很多种办法,最终发现这个东西只是看上去很美好,但是完全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蓝星人很狡猾,他们可能早就预料到我们会这么干,所以肯定在关键之处有所隐瞒,当然,或许他们也尝试过,发现此路根本不通。”

“但也不是全无收获”,他有点得意地看着我,“我发现了它的另外用途?”

“什么?”

“可控核聚变作为高效稳定的能源,在未来的火星环境改造上会有大作用!”

“哦?说来听听。”

他轻轻晃动着杯子,里面的碎冰块叮咚作响,“我试验过,我们可以在火星上布置大量的小型反应堆,它比我们现有的任何能量来源都要高效,而且非常轻巧,不会太增加火箭的发射成本。只要有了稳定高效的能量来源,我们现在就能在火星上建起很多无人化工厂,它们源源不断地释放氯氟烃,让火星变得温暖,让岩层中的冰融化,一系列链式反应会大大加快环境进化,具体反应过程是……”

我再次打断他,“具体过程不用说,我相信你。你告诉我,到底能有多快?”

“原来的计划是100年,现在看起码能缩短二分之一”,他兴奋地盯着我。

我忍不住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要再加点可乐吗?”

“好的,先生”。

我们离开窗边,回到房屋中间的椅子上,有一阵子我沉默不语,金也不说话,专心致志地享受着他的冰可乐。在我冥思时,他从不来打断我,这是他最大的优点。

蓝星人低估了我的能力,不对,是我从来没有向他们展示我的真正实力。即便他们提供的技术不能用作火箭动力,我现在也拥有“未来9号”——地球上迄今为止最强大的火箭和星际飞船组合,是我投资研发的。以月球为中转站,一组“未来9号”不仅能够往火星上运送多达100吨的有效载荷,还能够载客100多人——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进行长期的星际旅行:平均每天3次发射,每年1000次发射,每次发射载荷超过100吨,每年就能将十万吨载荷以及十万人类送往火星。这么多物质和人,足够在上面建起第一个定居点。

十年之内,在那块黑布完全笼罩地球之前,我能够将一百万吨物资或一百万人类送上火星。如果一切顺利,只要每年新建更多的“未来9号”甚至10号、100号、x号……,那这个数字还会成倍增长。

我当然不会蠢到送这么多的人上去,有些人类适合生活在天上,绝大多数只配生活在地下。只要我有“未来9号”,谁能到新世界、谁不得不留在地球上,就只能是我说了算,不,是上帝说了算,而我作为大天使代行它的旨意。在我心里其实早就有了一份名单,只是现在还不适合对外公布。

新世界,多么动听的名字,一想到这个词我就激动不已,全身都在颤栗。全新的空气、全新的气味、全新的土壤与水、全新的天空与大地!高高在上、纯洁无暇,没有垃圾、没有噪音,没有现在这个老旧世界的重重不堪,就像窗外丝毫没被污染过的湖泊和雪山,美好到神圣无比!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这个老旧世界原本也不错,它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只是因为承载了太多毫无价值的“存在”。要不是政客们太过软弱无能,我们早就该动手了。已经反复计算过,维护这个世界运转只需要三亿人就足够了,把多余的全部清除掉,大规模使用机器人替代,让地球喘口气,它就一定能重新焕发新生。

这么说还得感谢白星人,是他们放出了那块黑布,给了我们天赐良机。想想那个奥巴说的,“全人类……”,外星人永远都不会明白什么才是“全人类”、真正的“全人类代表”是谁,哈!哈哈!

我不由笑出了声。金坐在对面毫无感应,还在小口啜着杯里的冰可乐,他对我冥思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已经见怪不怪了。

我清了清喉咙,“‘未来9号’生产的还顺利吧。”

“非常顺利,好得不能再好了。”

就喜欢他这种直截了当的回答。

“但是有个小问题”,他在沙发上挪了挪屁股。

“你在担心蓝星人?”

“是的”,他咧嘴一笑,“那个奥巴好像说过,他们会对大规模火箭发射进行干涉。”

“不必担心”,我摆了摆手,“他们永远不可能完全了解人类,你专心去做就行。永生那块呢?有没什么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