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内一片安静。
大臣们都在好奇的看着自己前边的人传看那份太子殿下呈上去的奏疏。
他们越是好奇,就越是发现,他们前面跪坐在席子上的大佬们,在看过那份奏疏后,一个个的面色都变得精彩了起来!
这到底是一份怎样的奏疏啊?
会让陛下和几位宰辅大佬的面色会变化如此之大?
巘戅九饼中文9bz戅。奏疏传到魏征手中,魏征微蹙眉头,认真的看起奏疏上的内容。
这份奏疏虽然署名的人有好几个,但是其中有张稚禾那小子,魏征不由郑重了几分。
当他认真看罢奏疏内容后,魏征的脸色愈发的郑重认真!
“这……这真是奇思妙想!只是……商贾事真的如此需要这般重视吗?”魏征不由自主的低声呢喃了一句。
奏疏被内侍从魏征手里取走,传给了下一位。
可是魏征却是目光有些呆滞,眉头皱的更加紧了!
知道殿内众臣传看奏疏完毕,奏疏再次回到了李二陛下手中。
“说说吧,太子的这份奏疏……如何?”李二陛下看着下边的众臣,开口问道。
就在众人传阅奏疏的时候,心中已经思考了奏疏中内容的可行性。
结果让李二觉得有些出乎意料,这奏疏上所说的理商司和那个长安大市场,还真的是非常可行的!
不过,这封奏疏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是有一个最大的难度。那便是专门为商贾成立一个衙门,这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
商贾在李二心目中的印象,并不和当今世人心中那般地位低下。
虽然说这种想法李二陛下只能深藏于心中,并不会表露出来。
但是,他们老李家从晋阳起兵起,就没有少了商贾的资助和投靠!
就说未来武后他老子,武士彟,便是倾尽家财资助了李渊,才混到了一个国公的位置的。
所以,李二对于商贾,或者说是对于商贾手里的财富,他还是很清楚的。
只是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四民论,便早已深入民心。
商贾被排列最后,地位自然是最为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