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再见

<linkhref="/r/book_piew_ebook_css/8944/491868944/491868979/20201012173930/css/style.css"rel="stylesheet"type="text/css"/>到了乾元十年时,新的法令已经很完备了,周宗做到了元武帝在位时最渴望的事情,把君权集中了,让它不再是一个象征化的东西。

从土地制度到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安平帝都要过目,可以说事无巨细。

五年后,安平帝在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情况下,推行《商令》。

民间买卖是个不好划定范围的事宜,惨杂在里面的事情太多了,治安前段时间与其说是推行新政策,不若说是将其中含糊的地方重新细化了,并没有从根源上改变什么,反而给许多平民百姓带来了便易,自然是皆大欢喜,经过整顿后治安的经济也在肉眼可见的在往上发展,但是《商令》却与之前不同、

《商令》将各行各业细致的划分了出来,并且做了严格的规定,其中有一项就是限制商户接触与军需有关的一些要物,包括火药里面的硫磺、硝石以及神甲里面的燃料‘鎏金’······除非是由朝廷有官籍的人奉命采购,否则一律问罪,严重违反者或枭首或流放。

此令一出,引发了众多的议论,官商本就是牵扯不清的,里面啊掺杂了多少人的利益,现在已经说不清了,骤然发行《商令》,自然是引得群臣激愤,但是安平帝还是有些威严的,群臣谁也不敢做出头的椽子,倒是刘文方悟明白安平帝的意思了——不严格限制军需等物,怎么及时给前线供给?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顿时哑巴了。

······是啊,此时最重要的是前线。

但是众人骚动还没有完全过去时,安平帝又轻描淡写的引发了另一个炸弹。

——《军正令》

大都朝律令中原本便有一系列的军事条例,中央诸卫与地方都督府也设有司法参军辅助长官处理军法事务,但是现在却又多了一条!

而且可以说让人不得不琢磨其中的圣意。

大都朝有四个兵种,分别是步兵、骑兵、战车兵和水军,其中步兵中又分为弓弩兵、弓箭手、盾牌兵、器械兵等,细化可以说不少于十几种。

其中大都朝因为地域宽广又划分了几块出来,五个将军各自管着一处,北方是属于战死的呼延将军的,塞北是贺铭、南方则是瑜王徐展,中原和江南则是另外两个将军,特殊时期呼延老将军可以调配全境兵力,此时因着老将军归西,象征权利的虎符现在交于了贺铭。

大都朝人事调动以及一概军事要物还是统归兵部调配,其他事务则归于几个将军。而《军正令》其中有一条,夹杂在第八道律令中,不细看都注意不到,然而就是这点让大家心里头存疑。

——各设一名军正官,负责监军。

好好的,突然设监军,还换了说法,安平帝是什么意思?

这是所有人心里头都嘀咕的,随即一个消息就让他们更加惴惴——调兵需要由军正官还有一个要务,就是负责调兵,原本几大将军自己便可以完成,现在则是需要军正官向兵部请示,得到审批才可以。

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虽然没有写到《军正令》里面,却引发了比《商令》更大的哗然,至此大家已经没心思在乎商业上那点子蝇头小利了。

作为现在漩涡的中心,子希自然是很快就知道了。

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安平帝这样做的用意,盛灵儿那边刚刚大捷,他不早不晚突然这个关卡发《军正令》,就不怕落人话柄吗?还是说安平帝已经开始疑心了,即便是要被人暗中口诛笔伐也要冒大不为颁布《军正令》。

武官历朝历代都是被皇帝忌讳的,稍有不慎就是人头落地的结局,更何况是与他有关系的盛灵儿,安平帝念及这一层关系,怪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