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三国之求生之路 公害 1721 字 11个月前

程玉对刘表有点不屑一顾,在演义中的刘表实在是没有什么本事,荆州那么多的名士在他当政的时候却没有一

个受到重视,几员有名的武将也就文聘一个人在支撑,这样的一个集团却能占据荆州这样广大又重要的土地都有点不可思意的感觉。刘备被郭嘉用计骗走以后,程玉已经想不出荆州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的力量,自然不会很担心。

于是,主营的军马又在寿春休整了半个月才向荆州进发。

情况果然就如同程玉想象的一样,虽然郭嘉部的兵力要少于荆州兵的数量,但几次的接触战都是荆州兵马吃亏,作为前线总指挥的蔡瑁干脆命令军马坚守营寨闭门不出。

不过程玉对这样的敌人还真有点头痛,自己可是二十万大军啊?在古代来说,出兵二十万恐怕要有数十万的人来做后勤供应,虽然自己的底子比较厚——这些年虽然四处打仗,但一直兵力调动都很少——可是长久的对峙下去自己搞不好也得象当年袁绍那样被迫退兵,万一又个闪失可就更不划算了。

程玉带这么多兵马来原本不是专门为了作战,他在发兵之前的想法是要借着优势兵力的声威直接迫降刘表,减少对地方的危害,没有想到刘表竟然坚持要与自己作战。

其实他对刘表应该说是有点小看了,刘表本身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能在乱世之中作为一方诸侯屹立多年不倒,自然要有他的本事。

但不管看法怎么样,现在刘表让他头痛是个事实,而且是个急需解决的事实。这一点不会只有程玉看的出来,作为军师的徐庶也早就发现,他对程玉进言说:“主公,孙子曰:‘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如今荆州久无战乱,民殷国富,如能迫降刘表,应为上策,如果得到的是残破的荆州,于我军并无多大实在好处。”

程玉自是大有同感,无奈的说:“元直此言都说到我的心里去了,我调集全国的人马也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但敌人不肯投降,想与他决战又不肯出来,让我该怎么办呢?”

“其实刘表这个人色厉内荏,我们需要的是一场能够打击他信心的胜仗,但蔡瑁本就多次败于我军之手,最近几次接触更是连战连败,想要在他这里再取得什么胜利恐怕比较难。我军应当改变一下进攻的方向,除了留下足以牵制蔡瑁的兵马以外,大军南下,先取江夏,近荆州。只要能度过长江,向西一路再也无险可守,到时候刘表必

然慌乱,说不定就会马上请降。”

程玉不用想就知道,一般徐庶说的话,都会很有道理,又抓过地图看了一眼,果然一路上没有什么雄关峻城了。于是他对徐庶说:“元直所言让我茅塞顿开,明日大帐之中,您再将此言说与大家,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可补充的,我想基本上荆州之战就是这个思路。”

次日本是军中大会之日,营中的众将都早早的等在中军帐中。程玉进到帐内,点了一下卯,见众将都到齐了,就给徐庶开了个头:“各位将军,我军与蔡瑁在此相距以有月余,长此下去,劳民伤财,却不知各位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只听一声轻嗽,下面一个人说话:“徐公,在下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却不是徐庶说的话,这个人竟然是郭嘉,虽然不知道郭嘉要说的是什么,但程玉心中的狂喜已经无以复加,郭嘉果然和自己越来越亲近了,从说话的时机来看,他这是早就想好了的事情,看来他真的开始完全为自己考虑了。忙说:“奉孝有什么主意,请快点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