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动口不如动手

明末屠夫 兮非可 2201 字 3个月前

洪承畴听了,若有所思,而后捏须缓道,“如此说来,这衡州卫或许有一战之力。”

邱民仰皱着眉头,疑惑地看向张斗,“这个衡州卫远在湖广。朝廷怎会征调其入辽?张大人,这里面莫非另有曲折?”

张斗笑着回道,“邱大人所言甚是!不过,这个曲折却是在这个小小的指挥使身上!是他本人上奏章,慷慨陈词,说要来辽东抗虏的!”

洪承畴和邱民仰听了,面面相觑。

……

杨炯让亲卫打来一盆水,清洗脸上的血水。血水早已凝结,没了那种黏糊糊的感觉,好像成了身上的一部分。杨炯用清水,反复搓洗,折腾了好一会,才洗去了脸上和头发上的血痂。

在清洗血水的时候,杨炯心情郁闷纠结。郁闷的事,到了南京,好像诸事不顺,史可法的刁难、芝娘和杨西施的斗法、大鹏鸟被抓,再加上今天的金川门事件,感觉没完没了。纠结的事,杨炯明知道做过的事就得认,但还是隐约觉得今日有些鲁莽了——杀几个京营将士便够了,没必要打下金川门,把事情推向不可预测、不可收拾的局面。不是说就怕了南京城里那帮官员和勋贵,而是松锦大战在即,自己没那空闲工夫跟这帮渣渣在这里耗下去。

杀人不过头点地。杨炯有自知之明,自己的确粗暴,但并非暴虐。人头不是韭菜,割了一茬可以再长一茬。

但有时候就是这样无奈。明明想着好好过,可就是没法好好过。记得后世有句话:即便懂得了那么多的道理,依然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湿漉漉的头发还滴着水,杨炯便把夏照这个“地头蛇”叫来了。

“夏兄弟,我把金川门给拿下了,还诛杀了京营一百多将士。”

杨炯说得很平淡,但在夏照听来,却是惊天雷霆,眼睛直直瞪向杨炯,嘴巴张得老大,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

杨炯把面前湿漉的头发捋到脑后,又补充了一句,“夏兄弟,事出了,没法改变。你帮我出出主意,接下来该怎么办?”

夏照愣了好一会。这个消息过于惊悚,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说到底,他虽然家世不错,也中过举,在南京国子监读书见世面,但总归没遭遇过真正的大事。

一早上的工夫,就把留都十三门的金川门给打下了?!

半晌过后,夏照弱弱问道,“敢问大人,还北征不?”

杨炯疑惑地看了眼夏照,点头道,“北征自然还是要的。我要你出主意,这跟北征有何关系?”

夏照嘴里嗫嚅着点了点头,尔后又看向杨炯,抱拳朗声道,“大人,兹事干系重大,后果难以逆料。国朝自定鼎以来,除建文年间,成祖皇帝以奉天靖难为名,南下渡江,攻破南京外,南都未曾有过城门失陷。”

“……建文思念,成祖皇帝兵临城下。城内人心思变,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投降,这才导致城陷,建文帝不知所踪。”

杨炯听了,也是一愣,然后呵呵一笑,“又是金川门呀!”

夏照见了,更是震惊:事到如今,你还笑得出来!不过,夏照面上却是没显露出来,继续说道,“偌大的南都,由外到内,分为京城、皇城和宫城。这金川门不过是京城十三门之一。大人让我出主意,却不知大人心里有哪些考量——有什么样的考量,方能定策!”

杨炯径直说道,“我的考量便是——赶紧救人,赶快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