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未见上元灯如海

欺世盗国 司史 1301 字 2024-05-20

盛德元年最后一次都堂议事上,方文韬十分直白地警告太府寺,发行的每一钱纸钞都必须和库房里面的一枚足重铜钱对应。

有没有人听,不知道,但这锅算是甩出去了。

依然是在这次议事,军备司正石守信提出运送到各部兵马的粮草在路上损耗严重,希望朝廷能想法子解决此事。

胡承约随口提到现在不仅仅是军粮运送损耗,只要是粮食运输,就没有不损耗的。

既然起了个头,没有不抓住的道理,刘熙古立刻提出“派人去研究漕运,看是否能改良方法减少损耗”的建议。

巴宁泰不觉得有什么改进空间,但这不妨碍他借机把某些人赶出京城。

于是石熙载受命出京督巡漕运,连上元节都没给他过,年前下旨,年后就催促其出发。

“巴相公倒是越来越有梁王昔日风范。”

站在渡口,石熙载说出这么一句话。

前来为他送行的李柯摇头道:“这就是宰相。”

石熙载看着忙碌的人群,沉默良久后突然以极低的声音开口:“这两个月官家对朝政不太上心,越来越喜欢直接从宰相的意见中挑选一条施行,我若离去,担心官家会被宰相蒙蔽。”

给三条选择,一条肯定不能选的,一条能达到想要的结果,最后一条同第二条差不多。

这种小花招谁不知道呢?

但偏偏用这样的花招对付赵德昭这种享受“选择的权力”的人,屡试不爽。

毕竟能用“拒绝”来对抗大臣的天子很少,通常他们都是要求的一方,是被拒绝的一方。

石熙载是看透了,不同于陈佑的强硬,巴宁泰喜欢用软刀子和语言陷阱。

看起来就好像陈佑是久历军阵的老将军,而巴宁泰才是浸淫官场多年的文官。

不过听了石熙载的话,李柯却没有多大波动,毕竟石熙载也经常使用巴宁泰的招数对付天子。

因而他只是轻声问道:“赵相公怎么说?”

“赵相公……”

提到赵普,石熙载脸色有些怪异。

“我去辞行时谈及此事,赵相公只给了四个字。”

“哪四个字?”

“……为政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