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他如此不忿。
得知翰林院拟制之后,他立刻就明白攻击弹劾的手段起不了什么作用。
与之相反,这时候在朝堂内外展现出“陈佑一手遮天,内外官员莫敢不从”的景象,才有可能让天子心生杀机。
想明白这一点,他立刻去寻王彦川和焦继勋,希望能说服他们在明日的朝会上“全力支持陈平章”,又或者是是直接请辞。
摆事实讲道理,好说歹说,终于让王、焦二人同意支持陈佑。
接下来只要窦少华稍稍配合,即便不能保住其相位,也能趁着这次机会在天子心中埋下一根刺。
对付天子信任的那些重臣,很少有一击得中,基本上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针对打击,直到天子失去耐心,方可一击致命。
谁能想到,他竟然在本该万无一失的窦少华身上翻车了呢
天子同意拜魏仁浦为相,让很多人失望不已。
但凡了解内情的,都在等着看,假如天子拒绝,陈佑将会如何应对。
可惜展现出来的现实是天子依然对首相言听计从,叫许多人失望不已。
下午,陈佑这边收到马如风到处串联的消息。
即便稳如陈佑,得知马如风的手段后,也只能赞一声“不愧为马忠武之后”
能迅速权衡利弊改换手段是一方面,能说服那些高官显贵又是另一方面。
偏偏马如风这么做,陈佑无法反制。
总不能别人赞同支持陈佑,陈佑却指责他们居心叵测吧
这种情况下,陈佑要么跑到天子面前表忠心,然后什么事都不干,把这段时间拖过去。
要么趁机提出一些以往难以取得共识的政策,借机通过,具体执行以后再慢慢扯皮。
陈佑选择的是后者。
十一月己酉朔。
东方未明,洛阳城内的朝官们陆续出门赶往皇宫。
晓鼓起,城门开,官员们鱼贯而入前往待漏院。
片刻之后,两府宰相先后入宫。
朔日朝会通常在宣政殿举行,这一次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