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司的官员有自己的立场,如果发现了冉益谦未曾上报的事实,自然能统一意见一起上报。但现在没发现这类事情,那就各说各话了,所说出来的观点也都代表自己身后站着的某一位甚至几位相公。
派来调查的官员没有统一意见,朝堂上衮衮诸公自然就理直气壮吵得更欢。
到这个时候,哪怕原本不想在此事之上纠缠的江夏青王朴等人,也不得不授意门生故吏发出自己的声音。实在是在赵元昌的放纵之下,这次案件怎么判,已经能够影响到尚书刺史一级的官员,一旦确定判决,至少有数位起居八座的高官要去职。
现在双方的观点在于,是要求严守国法,还是要仁爱治民,李明卿陈佑这边是要严守国法,江夏青那边不得不提出要仁爱治民。
赵元昌一直没有就此事发话,双方在朝堂之上空对空地吵不出什么结果,只能从外面寻求对方破绽。比如某县令行酷法,致使县中恶霸横行,百姓苦不堪言;比如某法曹参军事行法多“体恤私情”,宽纵恶徒多次作奸犯科却仍为当地豪侠。
短短一两个月,就有近十人被贬官甚至判处徒刑、死刑。
现在还没上升到刺史、卿一级,但也不远了,据陈佑所知,胡承约已经派人去调查亲近江夏青的刺史。
眼看一场朝争越来越激烈,陈佑不敢再掺和,老老实实处理好都督府诸事。
这次攻取舒州、蕲州只不过是一个序幕,第一阶段的任务完成之后,陈佑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想法子让宋国认为周军满足于江北之地。
要想做到这一点,除了利用细作贿赂策反宋国朝臣,还得在都督府辖下做出守成有余进攻不足的假象。
另外还要协调潘美、宁强、曹新荣等人,让宋国习惯周军各种军事调动。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麻痹宋国,以期一举平定江南。
七月十一,法司官员离开庐州回京,他们离开数个时辰之后,魏王、陈佑回到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