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练兵是要钱的,现在还好,只要能够保持没十次至少有五次收获,就能勉强收支平衡。可以后如果京兆府内盗匪不多的话,这样的强度光靠府衙出钱,怕是持续不了多久。
好在还有禁军后援。
陈佑当时的后勤规划现在正在稳步推进,这个规划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外镇军队的粮草补给,也就是说,哪怕路上损耗大一些,中枢也要负责军队绝大部分的粮草补给。
到时候京兆府只要维持府兵的基本战斗力,有大事直接找禁军就好,只是不知道官家给他的权限有多大。
除了剿匪,第二件事就是整修长安城内诸坊墙,恢复坊市制度,顺带清理污水渠。
这么多年虽然还认某某坊和东市西市,但绝大多数坊的坊墙都破烂无人管,倒塌的不在少数。
至于污水渠,长安城内本来是有完备的引水排水系统,而且长安城内人口最多时高达百万,生活垃圾的处理自然也要有专人负责。
但是,几百年后的今天,引水排水也就只剩极少部分还起作用,更别说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了。由于人都有从众的心理和习惯问题,没人收的话,垃圾基本上都朝一处扔,部分地方垃圾堆积都导致地面比其它地方高。
陈佑准备把水渠清理出来,然后禁止居民随地排泄和倾倒污水。不求让卤苦的地下水恢复甘甜,至少别再恶化,否则的话,可能过不了多久就又要营造新的长安城了。
整修坊墙和清理污水渠需要花钱,恢复坊市制度需要流外官吏。正常来说,基层流外官基本上是当地富户或者得到大户豪富认可的人来担任,正好长安城内已经没有那等能够左右朝政的大家族,就连同中枢或者强力藩镇能搭上关系的也就那么几个,陈佑索性就把两件事并为一件事。
只要在整修坊墙、水渠的过程中出力最大,就能提出所在区域的坊正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