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之前的快递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彪子相对于其他人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他常常被齐年委以先锋官的角色。不管是在寸岛上做培训中心也好,还是在海滩上做那个分拣点也好,彪子都是实际上的创办者和践行者。
就连齐年交待给陶进的事情,齐年还要拿一只眼睛盯着,怕他出错。但是对彪子,齐年可以完全甩手让他干。彪子有一些自己的手法和套路。齐年虽然并不是很认同他的那些做法,但是那些做法却往往能展现出奇效来。这让齐年也不得不佩服。
现在一个新来的顾小婉的职位比他还高,彪子这个创业元老心中十分不服。
齐年也深知这一点,彪子虽然也是一个很好的管理网点的人选,但是齐年还是宁可弃彪子而选顾小婉。
齐年认为彪子虽然执行力很强,管理能力也很强,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格局不够。
你让彪子去看牢一亩三分地,他可以看得比任何人都好。但是你让他去做一些业务创新,他完全办不到。
这让齐年想起以前在大学上管理课程的时候,教授提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看起来客观条件完全相同的人,最后的发展结果完全不一样?
或者换一个更好理解的问题:两个家世、成长环境、教育经历完全相同的富二代,为什么一个能成功,而另一个干什么都不行?
最后讨论的结果,就是眼界,也就是所谓的格局。
教授拿了一个揉合了心理学的成功学实验来说明。社会学家曾经给一群小朋友做实验。每一个小朋友分给他们一块糖。如果他们能忍住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去吃那块糖,那么他们可以再得到一块。如果谁吃掉了,那么就失去了奖励另一块的机会。
于是有一些小朋友忍不住把糖吃了,另一些小朋友一直忍到最后并得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