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一者,腊月二十八乃惠椋国天子的诞日;

二者,为十年头一次归国的四皇子序洗尘。

从卯时始,大宫就开始沸腾。

内大臣、内务府大臣、礼部、理院长官准备设宴,忙得不认可开交。

给皇上和太上皇御位的龙座上张黄幔,各席张上青幔,陈上金银玉皿食具。

……

鸿胪寺官引领百官入内,理院官引外王公皇子们入席。

皇帝和太上皇御驾到启元殿。

升座,礼乐起,王大臣就殿内,文三品、武二品以上官就丹陛上,其他人就座青幔下。

礼仪官的指令下,全体向座上的太上皇和皇上磕头行大礼,礼毕,赐座。

再赐茶,丹陛大乐奏起……

掌仪司官们排列两旁,分别执着壶、爵、金卮等等。

乐章再次奏起,群臣起身。

皇上陶浅发言……

首先,感恩祖先殷福,国泰民安

其次,为太上皇的龙诞贺寿。

再次,为四皇子归国庆喜。

大家举着盛满美酒的金爵,齐声为国贺安,为太上皇贺寿,为四皇子归来贺福……

之后,在太上皇和皇上的饮领下饮毕,复又叩拜皇恩浩荡。

群臣皆坐下后,礼乐停止,开始正式筵席。

舞妓队入场,大乐起……

歌舞,佳肴……

大宫热闹……

……

惠椋国,皇帝宴内、外大臣,内宫不参与。

皇后,嫔妃们只是幕后工作者。

大本堂放假一天。

陶战第一次见这么重大排场的国宴,比皇帝还兴奋。

看着端着器皿食物穿梭过往的盛装太监宫女们,听着启元殿传来的隆重昊辰的礼乐声。

越是按捺不住,她想找个适当之处能观上几眼。

跟着她的牙月和香芽子气喘吁吁,直喊:主子,别往前去了,不要再生惹事端。

陶战充耳不闻,小跑起来。

小颂子逼急了,追上陶战:

“主子,我倒是知道一处好地方,能看上几眼又不会被人查觉……”

陶战啧啧啧着小嘴。

“怎么不早说?”

“别站着了,前面领路,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