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最后的江湖‘老码头”

迷途寻凶 得闲 1994 字 2024-05-20

“哎,兄弟你发现没有,最近龙德可是热闹的很,天天都有稀罕事儿,听说昨天还有个特牛掰的哥们儿跑到‘国际美食记’上放了个烟火,对了,我怎么看你有点眼熟呢…”

随口应付着出租司机不着边际的闲侃,卓霖打开握在手心里的纸条,那是在市局里从郭怀勇身边走过时,郭怀勇塞给他的,上面只有一组坐标。

“108e,3n”

随着社会发展的开放与科技带来的迅捷,人与人的交往变得越来越简单,连面都没见过的两个人可以是莫逆之交,可以是肝胆兄弟,甚至可以是托身之恋…

因而一个脱胎于政治系统的灰色名词“圈子”,显得越来越平民化,所能代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博。

有圈子就要有人,有人就要有交往,人是从众生物

,有了交往就有远近亲疏,亲近的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圈子,连这个道理本身也是个“圈子”。

自古有两个圈子最离不开人际交往。

一个是混社会的,不论真假总先标榜“身从道义”,所以这个圈子从的是个“道”字,泛称之为“黑道”。

在这个圈子里“黑”既能做动词理解,也可以做名词理解。

因为有很多上不得台面的内容,作为名词时,是乌漆嘛黑的“黑”,让外人看不到摸不着。

最不了解的就是最令人恐惧的,神秘感就意味着威慑力,没人怕就没饭吃,这是混黑道的根底,也是对这个圈子之外的人而言。

而对这个圈子之内的人而言,这个“黑”字,就显得无限残酷。

道上人明白自己是靠什么吃饭,想让外人怕很简单,可要是遇上同道中人,大家都明白同样的道理。

单靠威慑没什么意思,这个时候就必须实实在在做些事。

浅薄一些的靠“手黑”,敢打敢杀出手就要见血;

有内涵的靠“心黑”,笑脸迎人杀人不见血。

这是动词理解的“黑”。

黑与道合在一起就是“黑道”。

另一个靠人际交往吃饭的是做生意的,自古生意人“逐利而行”,这个圈子在乎的是个“行”字,同样有动词和名词两种释意。

行的够远,趟的够开,没有饿死的生意人,这是动词的“行”。

宋代周辉的《清波杂录》里论述肉、米、茶、柴等贩商三十六行,倍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做出规模的就成了“行”。

生意人也叫商人,商其中一个释意便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生意都是谈出来的,为了就是谈到最后能有个“行”字,有了这个字生意就算成了。

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商行”,现在也叫“公司”或者“集团”。

古代“黑道”是“黑道”,“商行”是“商行”。

现代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世界需要和谐。

以往“黑道”的行为方式不为人所容,也必要转型

根底相通,都是与人打交道,自然就都转型成了“公司”、“集团”。

现代混社会的称自己是生意人,生意做的好的,都有“道”的背景。

两者早已合二为一不分彼此。

这点在龙德的“老码头”,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老码头”是个地名,也是条大商街的名字,同样紧挨着浚江,与望石村一东一西,掐着浚江通行龙德的首尾,是个五花八门群商汇聚的地方。

打个比方,用的小到五金百货一颗螺丝钉,大到起重塔吊机械设备,吃的从米面肉油到海鲜外货…

只要是一个城市正常运转需要的商业物资元素,只要市民生活需求吃穿住行,这里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