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压制之法

而在正事之外,也一如平常,有那么几个臣子提出充盈后宫、绵延子嗣。换在以往,杨曜德会糊弄过去,但今天,再听到这事,他厌恶透顶。

“如今皇后正孕育着孩儿,朕并无子嗣的问题,各位再提子嗣,是何意思?”

大殿之上,徐家人只有徐安然一个,他是徐悦兰的舅父,而徐悦兰的至亲,徐平然去了边关,徐昭鸿则已经与公主离京,还有一个徐昭云,他却是还不够资格到这大殿之上。

这,也是这些大臣敢于在朝议之上大谈皇帝充盈后宫的原因。

倚仗远在边城的皇后,正是将自家的姑娘送入后宫的好时候呐。

“陛下,我徐家女儿行得正、坐得直,宁死,不愿受辱!”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以往对这事旁观的徐安然,这次十分强硬。

而方才那些还侃侃而谈的大臣,这时候则都缩起了脖子。

“陛下,众位大臣完全没有怀疑皇后娘娘的意思,只是如今陛下子嗣单薄,众位大人为陛下考虑,也是历朝历代留下的传统,愿皇室如榴结百子,子孙绵延、江山永固呀。”一位大臣语重心长叹道。

杨曜德定睛一看,这人乃是礼部尚书蒋三同,也是三朝老臣,但这人同时也是先王朝的官员,在开元帝入京建国之时,这人“以得道者多助,为天下之明君”为由,率领百官向开元帝投诚。这之后二十余年,他始终忠心耿耿,办事倒也全然合乎礼法,没有丝毫过错,这令原本因为他毕竟曾背主而对他心存戒心的开元、承平两帝都对他信任起来,将他任命为吏部尚书,为正二品大员。

“蒋大人,历朝历代后宫之中妃嫔众多,子嗣众多,但这之中亦是纷争不断。我想众位大人应该都没有忘记,就在不久之前,五皇子杨曜良曾意图谋反,再往前,二皇子亦曾举兵叛乱,造成京城动荡不安,多少无辜士兵为此丧命。这些士兵,他们的责任是保家卫国,可最后,他们没有死在敌国人的刀下,反而死在了我们自己人的箭下,列位大人,这乃是血淋淋的教训呐,列位大人都忘了吗?!”

杨曜德厉声质问,“腾”地从龙椅上站起,猛地一拍几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