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了解被人抛弃的滋味,更彼此发过誓。即便天崩地裂,也不会离开对方。
可他还是离开了,像当年爹娘一声不吭的离开一样。他在担忧与恐慌中,来到京都,他曾经的故土。
顾念之曾试过无数种方式回到三和镇,都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阻隔。
终于,他筋疲力尽,重新拿起书本,按照幕后之人的指示读书、考取功名。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他的恩师,后被恩师推举,任右都御史。恩师听到他的遭遇,便私下派人调查此事,查到安王身上反被诬陷而好锒铛入狱。
为此,顾念之自责许久,最后一次去夜里探访恩师。他们聊了许久,从王侯将相到百姓。或许是因为他们骨子里的契合,让他们这般亲近。他决心继承恩师的遗志,为他们的大义,为回到三和镇而活着。在一次破了大案,灭了安王的气焰得到皇帝的召见。
皇帝问他要什么赏赐,他便请旨回三和镇。可哪怕得到皇帝的恩准,他也是诸多不敢的。
这么多年没见,厉见微不知道过的如何?对他是不是抱有恨意?直到孟泊如来信,说到他寄去三和镇的书信都被孟泊如拦下,而厉见微还在寻找他。
厉见微还没有放弃。这个消息,足以给他万千的勇气。他即刻让人打点车马行礼,重返三和镇。可惜临到群英山时,被土匪扣下。
他不惧死,却害怕厉见微误会自己,害怕临死都见不到厉见微。
没有人可以比拟厉见微在他心里的重量。他们是沙漠里结伴而行的旅人,是被敌军包围唯一的战友,是汪洋大海里仅有的两条鱼。是可以见到厉见微的执念,支撑他到现在。
幸得上天垂怜,让他在死前见到厉见微。天知道那天的他,连呼吸都觉得异常沉重。还没来得及开口,灵魂已经先飞去拥抱厉见微。真的好想,好想厉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