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要致富,先开路。我们看到你们已经修好了简易公路,就知道你们有信心改变贫穷面貌。就凭这一点,大家都支持你们。”
“太好了,马上行动!”
柳颖说:“当然要马上行动。你立即回去告诉大家,叫大家做好准备。”
“好,我这就回去!”
第二天上午,韩刚和柳颖以及生产部的老王老陈一共四个人进沃土村,跟村长村干部齐集一堂,共商发展芦笋大计。
刘村长说:“去年省农学院教授到我们村作调查,要走的时候对我们说,我们村适合种植芦笋。他们说,种植芦笋的收入,是种植其他作物收入的5——8倍。还可以套种花生来增加收入。现在大家来了,我们就先去外面田地走走看看。”
韩刚说:“刘村长,我们厂生产部老王老陈两人有种植芦笋的老经验,专门来指导你们。”
“太好了,我们正盼望有个内行人指导呢。”刘村长说。
柳颖说:“现在快上午十点了,刘村长先带我们去田间看看,回来后我们再谈。”
柳村长带大家到村外。
大家先到大田地,转了一圈到了弄巷地,一拐上了斜坡地。大家边看边议论,不会儿来到歪脖松山岗。站在岗上,一眼望去,沃土村山山水水一览无遗,尽收眼里。
刘村长说,从歪脖松进去,有一大片山地可以种植毛竹,但是岔路多,一不留神会迷路。于是他没有带大家进去。
沃土村真是好山好水好土地。
这时将近中午,刘村长带大家回村吃午饭。
大家都走了,柳颖见韩刚还站着不走,喊道:“韩刚,走呀!”
“啊,来啦!”
“韩刚,你怎么不走,你在看什么?”
“从三颗松这边过去,不知是什么样,要是能过去,去看看也不错。”
“现在不要啦,一项一项来,先发展芦笋就好,贪多嚼不烂。如果需要,今后找个机会再来考察。”
“这里我感觉不错,山好,水好,人也好,有发展前途。”
“是呀,他们很有脱贫的劲头。”
韩刚说:“柳颖,老刘说这里要种芦笋的田地都是没种过桑、果、林的地块,地势都比较高,真好。”
柳颖说:“第一次种下,可连续10——15年,第一年,要投资金、劳力较多,第二年开始,只需肥料、农药和田间管理,第三年就可收成。”
韩刚说:“村民还可以套种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