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三千大千世界

召唤剑圣 寂寞时才爱 2169 字 2024-05-20

“世界”的梵语为“lokadhatu”,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含意,《楞严经》中所谓“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这同相对论物理学所提出的“四维空间”很

相似,不过“世界”一词在具体运用时,偏重“界”,即空间的意义。

我们形容丰富多彩的世态人情时,以“大千世界”称之。“大千世界”一词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他包含宇宙层次结构思想。佛教认为,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廓,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这一个空间,便是一个小世界。这中间,有四大部洲,洲与洲之间山海回环。积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小千世界”;

积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个“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按照现在的说法,“三千大千世界”为十的九次方也就是十亿个“小千世界”。现代天文观测范围已经是非常之遥远,除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外,远涉于广泛的星系星云,其总数也是十亿个左右,三千大千世界之数竟与之如此巧合。

佛门的独到思维,还表现在把宏观宇宙的认识延伸到微观世界,佛典《涅磐经.四相品》说“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于芥子,其中众生亦无迫窄感及往来想,”,前一句可理解为宏观世界的层次结构同样适于微观世界,后一句“其中众生”体现了宇宙生命的普适性、多样性,提示外星生命的存在,除了地球上生

命以炭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物质载体,生命还可能以其他物质形态为载体,才可能在“芥子”世界中“亦无迫窄感及往来想”,如同在宏观世界中那样“如本无异”。

正如思想家章太炎说词:试看“佛陀、菩提”这种名号,译来原是“觉”字,“般若”译来原是“智”字,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知者障”,“成就一切智者”。让佛光照一照我们的思维之窗,启迪我们的“觉”与“智”,结合当今一切科学的宇宙观,更深刻的认识宇宙,认识自己。

听了姬长风的话,上衍如来阿弥陀佛有若是醍醐灌顶一般,以前想不明白的,顷刻间明白了过来,也对许多事情都有了很深的认识,对于佛门的三千大千世界,以及其中包含的小千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对于眼前的姬长风的身份等等,上衍如来阿弥陀佛都感到格外的好奇,不由开口问道:“你到底是谁?”

“我是谁?我便是你,你便是我,佛门不是有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万千世界便有万千个我吗?”姬长风的话说的很是神秘,让那上衍如来阿弥陀佛听了也是感到格外的困惑,不过以他的智慧,也是在想了一会以后,便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便感觉姬长风仿佛是一位授业恩师般,能将自己以往全部都不知晓的东西,完全的告诉自己,让自己对于世界对于佛道有着更深的认识,对于自己的修为有更大的帮助。

以至于此时的上衍如来阿弥陀佛,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自己修行了不知道多少年月,此时有许多疑惑要去问一个毛头小子,这事传出去可是有损自己的面皮的。可是,自己若是想在长生道上走的更远些,由不得不请求于面前的这位神秘的少年,毕竟有很多自己还是不太懂的问题都想要求助于他,希望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为自己的修为瓶颈等得到更大的解脱。

“谢谢。”上衍如来阿弥陀佛朝着姬长风肃穆的点了点头,并行了师徒之礼,道。

此时的姬长风在微微有些错愕以后,心里也是了然,看样子这片世界的一切,都是未来洪荒世界的前身,若是将洪荒世界里的道理等都搬过来,恐怕会对这片世界是一种很大的改革。但是姬长风却并不准备这么去做,如今只是为这眼前的上衍如来阿弥陀佛解说了这一点问题,姬长风便感觉到对方的修为好像便的又精深了许多,以至于自己看他都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了。

暗叹一句对方好强的领悟能力,怪不得能够独自一人创造出佛门一道,并且能够在苍莽大陆上成就如此之大的门派,更是可以与另外几家一直隐世的强者豪门相抗衡。若是每一个好脑子,这上衍如来阿弥陀佛根本就无法做到如此程度,恐怕就是与一般的圣地想比,也是恐不相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