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仁浦立刻道:“不可,韩令公受陛下遗诏守卫京畿,不好领军出征,当另择良将。”
韩通是柴荣最信任的大将,与其把开封交给别人守卫,不如选派他人出征。魏仁浦的话很有道理,李谷、范质立刻表示认同。
韩通一摊手道:“不叫某去,那该选谁?”
又能选谁,自是禁军名义上最高的指挥官,众人纷纷将目光看向赵匡胤。
范质、李谷、魏仁浦三人对视一眼,暗暗点头,魏仁浦向柴宗谏禀道:“陛下,赵太尉身为殿前司都点检,平素在军中颇有威望,任他为帅北上退敌再合适不过。”
三位相公共同的决断,谁也更改不了,不过是向小皇帝知会一声罢了。
谁知在龙椅后面突然有个清丽的女声道:“可否让哀家看看瓦桥关递来的急报!”
声音是从屏风的后面发出来的,不用问便知道是太后在说话。
群臣都知道,每当朝会时太后都会做在屏风后面,只是太后并非是垂帘听政,先帝的遗诏中并没有授予她这个权利,只是防着年少的皇帝出了什么岔子方便照料罢了。
虽然就坐在皇帝的身后,可是在臣子议事的时候,太后从不出言置喙,朝臣对这位年轻的太后都十分的认可。然今日之事,事关大周安危,太后突然开口众人亦能理解,宦官从范质手中拿过急报送到屏风后面。
不多时就听太后道:“这似乎不是徐羡的笔迹。”
魏仁浦立刻道:“确实不是徐羡的笔迹,应该是属官或者是幕僚执笔,臣已是验过印信,这封急报假不了!”
他曾是郭威麾下的幕僚,除了擅长处理公文,也擅长伪造公文。当年他就曾伪造过刘承祐诛杀天雄军将校的敕旨,以至于天雄军上下群情激奋这才跟着郭威早了反。伪造文书的行家都说这道急奏是真的,那自然是假不了。
接着又听屏风符丽英道:“哀家以为最好还是派可靠之人往瓦桥关走一趟,看看是否真的有辽军进犯。”
九年前就有人借假军情率兵北上却半路称帝,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周的开国太祖郭威。虽未明言,群臣都知道太后说的是什么意思。
魏仁浦又道:“太后是信不过微臣,还是信不过徐令公!再者这一去一回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军情紧急实在耽搁不得。”
“哀家觉得将帅人选当再斟酌一番,赵太尉固然能征善战,只是他从未率军和契丹人打过仗。倒是把守瓦桥关的徐令公,半年之前曾在幽州和契丹人大战一场而且以少胜多,后来还掀了幽州设在边境大营……”
“不可,绝不能任徐羡为帅!此人狼子野心,他若为帅大周将有亡国之虞!”攫欝攫欝
“徐羡若是为帅,哪个将校敢在他麾下效力,还不怕被他给吃了!”
“太后是女子,只管打理后宫事务,不应该干涉朝堂政事!”
……厺厽 笔趣阁 flyncool.com 厺厽
符丽英话没有说完,就跳出一群人来反对,前面的话符丽英都能忍,可不知道是谁说了句,“太后与徐羡乃是旧识,可也不能因私废公啊!”对方刻意把“私”字咬得极重,就差没说她和徐羡有私情了。
饶是符丽英好性子也不禁火冒三丈,她胸口微微起伏,待前殿纷乱之声消了下去才道:“哀家可没说任徐羡为帅,哀家以为赵太尉身为陛下托孤之臣,如此紧要时刻当和韩令公一同守卫东京。
北征之事,可叫慕容延钊为主帅,徐羡固然骄横可是总有几分本事,加之他又是瓦桥关的守将,任他为副将总没有问题吧。”
此言一处大堂之中立刻鸦雀无声,慕容延钊虽然位低可是战功却比赵匡胤高,徐羡在幽州大胜一场亦能叫辽国忌惮几分,叫他们二人为正副将军未必不是好的选择,实在没有什么理由反对。
御史李戴也站出道:“臣虽然与徐羡有私怨,可也觉得太后的建议未尝……”见四周皆是凶光忙把话头咽了下去。巘戅巘戅
反倒是韩通搓着颌下的虬髯道:“太后的提议也不错,三位相公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