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鬼门关

可如果轨道高度太低,又会有两者相撞的风险。

因此,如何把握其中的度,难度极大。

事实上关于地木交汇的研究,早在流浪地球计划初始阶段就已经开始。

这些年,联合政府已经发射了大量的探测器,对木星进行全方位探测。

甚至还试图让探测器穿越木星内部,探测木星内部结构的运行机制,但往往这些探测器在深入木星大气层一千公里以后,就会彻底失去联系。

因此,目前人类对木星的认知还相当粗略,仅仅通过探测器观测,初步建立了木星的重力场数学模型。

但是,这个数学模型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原因有很多,首先,木星的大气层可不像地球大气层这样平稳安静,一旦探测器与木星的距离缩短到一定范围,木星大气层溢出的气流,就会对探测器产生扰动,使得探测器在环木星轨道上打起了水漂。

如果说探测器的理论轨道是一个椭圆的话,那么探测器的实际运行轨道,就是一个由波浪形曲线组成的椭圆。

再加上探测器的运行轨道还受到太阳、木星卫星以及太阳系内其他行星重力场的影响,探测器探测到的木星重力场数据精度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无论是对类地行星还是对类木行星而言,它们的重力场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一定波动的。

这是因为无论是类地行星内部的地质运动,还是类木行星内部流体的自转运动,都会导致这些星体内部密度发生变化,因此,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位置,探测器探测到的重力场数据同样会有变化。

如果单单只有这两个问题都还好说,甚至对普通想要借助木星加速的探测器而言,这两个都不是什么问题。

可地球不一样。

地球尽管体积只有木星的一千三百分之一,但两者之间差距已经不是指数级了,特别是在两者之间的距离只有数十万公里的情况下,地球的引力场同样会对木星产生重大影响,使得木星内部物质密度以及分布产生重大变化,进而造成木星与地球之间的引力发生变化。

这也是流浪地球中,地木交汇时木星引力激增百分之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