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没事,我们来说说马蹄糕。”说着,魏织饿了,想吃桂花糕马蹄糕。
“马蹄糕?”墨砚听得认真起来。
魏织道:“没错。”
墨砚道:“马蹄?”
魏织摇头道:“不是,是荸荠,是用荸荠做的。”
墨砚点头明白了:“不错,荸荠又名马蹄。”
魏织道:“这马蹄糕还有个故事,不过就不讲了,咱就说着马蹄糕的做法。”
“您的桂花糕!”小二这时来了,端来刚出锅的桂花糕,魏织就不讲马蹄糕了,开始吃桂花糕。
墨砚道:“马蹄糕怎么做?”
魏织让他吃桂花糕道:“吃完桂花糕再说,这点心一定要趁热吃。”
墨砚尝了一块桂花糕,甜度适中,意外的还不错。
吃完了桂花糕,二人就离开了铺子,继续去买江米,墨砚问:“除了糕点,其他菜呢?”
魏织道:“我还有很多点心没说完呢,枣泥拉糕,千层油糕,凉糕,芋头糕,芸豆糕,水晶桂花糕,菱粉糕,发糕,薄荷糕还有驴打滚,这些你听过吗?”
墨砚皱了皱眉,道:“芸豆糕听过。”
魏织又开始滔滔不绝的说起点心,墨砚听完继续问道:“其他菜呢?”
“其他菜更多了。”魏织说着止步,看着旁边木板上的豆腐,道:“就比方说这豆腐,可以做成川菜的麻婆豆腐。”
“川菜是什么?”墨砚问。
魏织道:“这个说来话长,我直接给你说菜。”
墨砚听得十分认真,看起来想找纸记下来,但是魏织说的很快,说话间,二人便到了下一家米铺,魏织这回直接看向米铺的小二道:“你们这儿有江米吗?”
“有!”小二过来,带着魏织和墨砚去看江米。
魏织看着那江米,点了点头,让小二的盛两斤,墨砚道:“这不是陈的?”
“嗯。”
墨砚看着魏织,他觉得魏织一点也不像个小孩子,最明显的便是言谈举止见多识广。
买到了江米,二人去买南瓜,走了一段路,也没看到卖南瓜的,现在是夏时,很难买到老南瓜,墨砚道:“南瓜饼用青南瓜不行吗?”
魏织道:“青南瓜不行。”
墨砚道:“这集市里只有青南瓜。”
魏织说:“再找找。”
墨砚道:“你会做醋鱼吗?”
魏织点头道:“会。”
墨砚就止步去买鱼了,魏织道:“你想做醋鱼?”
“嗯。”
魏织没说什么,反正不是自己给银子,整个集市看遍了,也没找到老南瓜,墨砚说:“不若南瓜饼不做了。”
“不行。”魏织说:“江米都买了,去别的集市。”
墨砚看了看天,太阳已经往西边沉了,但是他也想再去集市多看看,就没说什么,二人去了另一个集市,刚到另一个集市,魏织和墨砚就看到卖南瓜的了,有青有老,魏织掂量了一个小的,就扔给了小二,墨砚付了银子,把南瓜放到竹篓里,两人又继续往集市里去。
还有花生,牛和羊没有买。
这些很好找,不一会儿就买全了,墨砚说:“魏织,时辰不早了。”
魏织点头道:“走吧。”
再晚城门就该关了。
二人出了城门,朝青云山走去。
青云书院。
魏织和墨砚到了厨院,放下了竹篓,开始整理食材,墨砚把南瓜给魏织,魏织接过放一边,然后把花生拿出来,花生是带壳的,魏织倒进一个笸箩里,道:“我先把花生去壳,把花生酱磨出来。”
墨砚点头道:“好,我去处理鱼。”
魏织把花生去了壳,就开始小火炒花生,将花生炒熟了,魏织就把花生铲进了笸箩里,接着把花生皮去掉,开始用小石磨将花生磨碎,等磨碎了,便加入油,花生酱就成了,魏织把花生酱放在一边,墨砚道:“可以尝了?”
魏织道:“可以。”
路上墨砚已经问过花生酱是什么,他尝了一勺,然后点了点头。
魏织开始蒸南瓜。
墨砚已经把鱼准备好,便过来看魏织蒸南瓜。
魏织把南瓜切好,去皮去籽,然后放进锅里蒸,让墨砚看着火,魏织又把绿豆泡木桶里,接着去切萝卜,等南瓜蒸好了,魏织把南瓜盛进木桶里,放进白糖和成泥,正要放江米,忽然愣住,道:“江米还没磨碎。”
墨砚道:“我已经磨碎了。”
他说着,端给魏织。
魏织道:“多谢。”
墨砚在旁看着,魏织把和好的南瓜团好,拍成饼,然后就放在一边。
“现在不炸吗?”
魏织说:“等菜都做完了再炸。”
墨砚嗯了声,道:“醋鱼你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