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斋”总掌柜崔佳却反驳道:“茯苓姑娘此言差矣,谁不知王妃每次有了好材料都往你们红酒坊、蛋糕坊和火锅店送,我们书斋得到的投入才是最小的!”
“是啊,是啊,还有属下的建筑队,工匠们都说工程太少了。”建筑坊总掌柜白嘉附和道。
维尼的汉语这几年突飞猛进,他也听明白了,便也出声道:“要依我看,王妃最偏心的还是粮铺!”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共鸣,大家纷纷看向粮铺总掌柜卫蔺。
卫蔺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也不恼,反而得意的仰起头,“民以食为天,若是百姓们连饭都吃不上,哪有钱下馆子和读书?”
这副嘚瑟的模样显然是在找揍!
颜梦将人一并赶了出去,十几个人吵得她头都大了,只有王府的总账房顾同留了下来。
“王妃,这是去年一年王府各产业的账本。”顾同是最早跟着颜梦的人之一,也是唯二没有赎身的陪嫁(另一个是白芷)王府统一中原后有户部和内务府掌管各种赋税和皇庄,但王府,包括颜梦的嫁妆产业等各种私产却是一直由顾同来管账的。
颜梦让曲江和两个宫女接过账本,倒没急着看,满满一大箱子呢,反而关心的问起顾婆婆和顾墨的情况。
顾婆婆今年已近七十,依旧住在青树镇的陈家老宅,顾同也不是没想过接老人到京城,可顾婆婆死活不愿意离开,说是要替老爷夫人守好老宅,可顾婆婆到底老了,顾墨只好让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侍奉左右。
顾墨如今是小浩府上的大总管,小浩有许多事都是由他出面代办,所以轻易离不开,尤其是小浩调任到甘肃任知府后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府中的很多事务都是由顾墨帮着处理。
“本妃记得顾墨的长子今年也有六岁了吧?”颜梦问道。
顾同点头,“是,刚满了六岁。”
“青树镇离希望书院不过两日,怎么没送去读书?”
顾同笑道:“少爷说等小少爷满了六岁一并送去。”少爷指的是小浩,小少爷自然是说的小浩的长子陈初。
“他倒会安排,初儿才五岁就将伴读找好了。”颜梦嗔道:“你那小孙子是不是等着小二少爷呢?”
顾同笑眯眯的点头,“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