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烟花易冷

文娱至上 遗忘的指环 1633 字 2024-05-19

“你想表达什么?你的主题思路是什么?”毕夏想了想还是问道。

“那个,我就是想描写古时候发生在秦淮河边的一个爱情故事,想要在歌曲中表现一种历史和时空转换的感觉,可是我写了很多词,都无法表达出我想要的东西。”邵旭贤很苦恼,同时脸上也有些羞涩,他也感觉自己写的东西不堪入目,“你不是文笔好嘛,想让你看看。”

毕夏手里拿着稿子,听闻邵旭贤的话,他一愣,这不是中国风的雏形么?在毕夏记忆中有一类歌曲被命名为“中国风”,这种歌曲的歌词不但蕴含了浓厚的古典文化意境,而且风格独特,与其他流行音乐迥然不同。

这种音乐在是在历史和时空的转换中去诠释自己的音乐理念,在音乐中去完成对历史文明的解读和构建,并通过音乐传达给大众。让这一部分历史人文素质已经相对较为薄弱的年轻人去感受古典的质感,而且是通过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去体验现代社会早已消失殆尽的人性中古朴的东西。

这种“中国风”因为有这样的特质一经出现并立即被大众所推崇,聚拢了一批歌迷与歌手,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方文山,他的词中会刻意的营造一种虚幻的意境,远古的战场、消失的古文明、阴森的传说,都可以成为他笔下的意象。

在后现代主义泛滥的今天,他也没有免俗。方文山对现代社会年轻人情感的把握,如果说李宗盛的词是一个老男人的心碎的回忆,那么方文山的词关注的是此时,就当下的情感纠葛、爱恋、失恋、移情别恋等等,较之李宗盛更多了一份时代感,所以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和欣赏。

从某种意义上说,方文山把流行音乐从靡靡之音带回了古典与历史的音乐融合、怀旧和真挚的相融。

但是哪怕堪称“中国风”一代宗师的他,也是经过多首歌曲,多年研究才彻底形成自己的这种风格,从《爱在西元前》追寻古文明的遗迹,《上海1943》对父辈情感的追忆,《娘子》等等这些古典怀旧的音乐元素的渗入对于现在快餐式的爱情歌曲,再到彻底的形成中国风的《青花瓷》,《兰亭序》等等。

邵旭贤到底是生长在一个书香门第,邵登义导演对本身就是以对古装片拍摄独树一帜而出名,在导演中他更像是一个学者,不停地尝试在影片中融入自己对历史的理解与把握。

邵旭贤虽然没有继承父亲的导演梦想,却继承了对历史的追求与解读,他现在做得正是尝试在音乐中融入对历史的解读。

“怎么样?”看着毕夏陷入沉思,邵旭贤不禁有些着急,推了推他,问道。

毕夏收回思绪,看着满脸急切的邵旭贤,笑了笑,说道:“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不过一时之间我不知道从何说起,正好前段时间我也做过这个方面的尝试,写了一首歌,你看下,也许能给你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