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也知道这个道理,在这个时代,百姓有两大难过的日子,一个是春天,一个是秋天。
春天青黄不接,饥荒就会流行,这是天灾。秋天,官吏上门催逼,敲骨吸髓,这是。
时代就是这个时代,上下五千年,一直到后世的8年代都是这样,这已经成了一种自然规律,等到不久的将来,大明财政再难支撑之后,就要对农民三大征了,一亩只能出产两钱银子的土地,却要缴纳四两三分,那才是真正灾难的开始,哪里像后世八十年代后,百姓种田,国家不但不收取田租赋税,还要给予补贴呢。
不过那都是后话,现在就要顾着眼前,士气民心是第一的。
毛文龙就挠挠脑袋,想了想之后,还是坚定了自己的做法:“以后的事情以后说吧,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年,过好了,会给百姓将士们一个好的希望,就会让人们有士气有盼头,如果过不好,不但让百姓沮丧,也对我们失去信心,所以,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你下去办吧。”
不知不觉之间,毛文龙又恢复了他原先的那种一人独断的行事作风。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些事情需要民主,但有些事情,你跟他们解释,他们也不理解,那只有自己乾纲独断了。
看到大帅神色坚定,张盘也就不能再说什么,拱一拱手,急匆匆的回到自己的办公点,开始盘算手中的余钱到底有多少,在这个兵荒马乱米价腾贵的时候,到底能买多少粮食?
现在的市面很紧张,本来这铁山北面有龙川南面有宣川这两个巨大的产粮地,按常理来说,这里的粮食应该非常丰富,价格也应该很低了。
但是因为朝鲜国王的态度,这两个地方不但要供应朝鲜北方的粮食,而且变相的,还要供应着后金,如此一来,粮食就显得不足了。而这一次,一下子涌进了1万多口,这当然也就引起了市民的恐慌,于是粮食价格也就自然上涨,原先五钱银子的糙米,这时候已经都翻了倍了,所以张盘手中的那点钱,的确是让张盘头疼。
毛文龙不去管张盘头疼的事情,打发走了他之后,转头对着毛学礼道:“百姓的安抚你一定要注意,而且你要有心理准备,我们这一场战争的胜利的消息已经开始传遍北方,我想不久的将来,就会有大量的辽东难民向我们涌来,我们的人口将急剧扩大,你的老营规模也将爆发式的增长,所以,民心的安定就全靠你了,我对你的要求不多,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让百姓饿死在我们老营的现象发生。”
毛学礼就一咧嘴:“就这要求还不多,这已经是顶了天的要求了。”紧追父帅几步:“既然父帅已经看出了未来我们人口的爆发增长,就应该收紧我们所有的物资为将来做准备,所以,我还是比较赞同张盘的建议,能省一些就省一些吧。”
毛文龙就皱眉:“张盘是管着钱粮的,他的小心眼是因为他的工作逼迫的,然而你怎么也这么说?难道我刚刚说的还不明白吗?将来的事将来再说,这个年,一定要过的红红火火。”
毛学礼就不再吭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