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半晌,魏小公爷已是口干舌燥,他也不嫌鸭汤冷了,拨去浮油,自己盛了一碗喝下。
齐瑶便命又菱去要了热茶,“如今这天气,看着暖和,其实乍暖还寒。吃冷的不好,,,,鸭汤冷了有腥气,你倒是不嫌!”
又抿嘴笑到,“小公爷可是长能耐了,一个血痣就能想到这么多!倒像个故事,看我的又菱都听傻了!”
又菱听的害怕,却又想接着听。
小公爷讲得畅快,接过热茶一饮而尽,又菱立刻又斟了一杯。
忍不住问道:“小公爷,那鬼面修罗果真有那么厉害?像阎王爷一般!”
魏小公爷傲然道,“江湖事,真伪难辨。可这鬼面修罗却不一样,他不为了扬名,也不为了财,知道的人极少。
小爷只纳闷,这样的江湖大师,也不知道南诏皇帝靠什么能够驱使动他!就去查了查这鬼面修罗,为此本小爷可是费了不少周折!
因我江湖人知晓的也不多。好不容易有了点眉目,也只是知道了他的出身。”
魏小公爷初时听了,也十分骇然。
江湖传闻,那鬼面修罗自小被遗弃,是个孤儿。后来因缘际会,被山里一个婆婆收留作伴。
那婆婆看中的是鬼面修罗的天赋异禀。
因为那婆婆其实是一个修为深厚,功力十分了得的阴阳巫蛊师。
婆婆嫁人不久便守寡,夫家认为是她命格不祥,妨了丈夫,便将怀有身孕的她赶出家门。被赶出门的女人回不去娘家,怕给娘家带来灾祸。无奈之下,在深山寻了一处破屋独居,历经艰难生下孩儿,却因无人照料,不久孩子生病而亡。
那婆婆家里上一辈其实也是巫蛊师,家传巫蛊之道。此时恨毒了夫家无情无义,便捡起巫蛊术,不惜以身饲蛊。
这种不要命的修炼很快就有了大成。养成之后不久,那夫家便一个接一个发了怪病。都是肚大如牛,身瘦如柴,能吃却不能排,死相很惨,很快全家无一幸免,都亡故了。
婆婆了了心愿,于巫蛊上又颇有心得,欲罢不能,便立下志愿,此生只修巫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