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光外祖,叔母也见到了

牛夫人掀开坛子瞧了一瞧,先谢道:“多谢弟妹费心。”

又吩咐翠玉:“你拿到高妈妈那里,叫她想着,大爷若是热了,或者吃东西不香甜,拿出一点子来,给大爷开胃,平常使的糖腌的卤子也不用了,就换成这个。”

翠玉自去叫守着的婆子送过去不提。

牛夫人这边劝傅夫人道:“弟妹是从京郊的药王庙回来的?劳累奔波了一路,便是铁打的也受不了了,回去好生歇歇罢。”

傅夫人见过王玚真是好了,放下心来,也觉得连日来的疲累有些泛上来了,也不再推辞:“嫂子等我略歇一歇,过了晌,就来跟嫂子预备筵宴上的东西。”

牛夫人自然让她多歇一天,等正日子了再来。

傅夫人看着娇柔,实际上性子也是刚强的,闻言哪里肯依?一定要过来帮忙:“嫂子打量我不知道呢,为了玚哥儿的病,嫂子不比我劳累?也是撑着打理家务,我虽然不才,分担分担还是能的。嫂子不要再说,这宴是整个王家的大事,我来也是应当的。”

说完也不给牛夫人再劝的时机,行过礼就回府里去了。

王家上下忙活了不少日子,才算是将这筵宴办好了。第一日请王公贵族,第二日请同僚世交,第三日便请自家亲戚。整整热闹了三日,王府门前车马络绎不绝,府内和音奏乐,人声鼎沸。

王子腾王子胜并牛夫人傅夫人忙得不可开交,连王玚也被拉出来见了不少世交叔伯并夫人堂客。

好容易烈烈轰轰地过去,兄弟妯娌四个加上王家唯一的小公子才松快下来,就在正堂内预备着一家人吃个晚饭。

菜还没齐,忽听得府内云板连敲四声,外头乱糟糟一阵乱响,竟是丧音来报!

荣国公贾代善薨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更新

今天看到评论里有小可爱说到接受不了我的某些设定,还有私设有点多,

其实这个吧,关于我的设定,红楼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名著之首并且一直到现在喜欢看的人都还那么多,我觉得除了它是残本,给了后人无限推测的可能之外,还有一点就是,里面每个人物都有真实之感,几乎每看的人对里面的人物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喜好,我写的是我对这里面的人的感受,并且做出推测,如果我的主角到了红楼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能强求每个人都跟我的看法一样,比如说黛玉,我写这个的初衷有一点就是特别喜欢她,很想让她能幸福,活得好,但是有的人就更喜欢宝钗啊,也会希望她能过得好,再比如说贾母,可能有的人就觉得她真的是一个慈祥的老封君,但是我看她就在这个形象之外还觉得,她其实是一个看重利益大过感情的人,爱自己胜过爱一切,并且有自己的明确喜好,比如就是偏心贾政不喜欢贾赦,偏心黛玉,其实我觉得都是有原因的,原著里面写过贾代善更喜欢贾政,所以这可能是贾母偏心的初衷,到后来贾赦不争气,就更偏心了,偏心黛玉是因为黛玉是皇帝宠臣之女,意味着朝中新贵的人脉还有对自己女儿的一部分移情,但其实对女儿的感情都不那么重要,毕竟黛玉初入贾府,贾母看着并没有那么伤心,也没有为黛玉守孝单独准备,而且贾母还颜控,喜欢长得好看的晴雯、宝琴等。

关于私设的问题,这个我真是没有办法了,贾母对贾赦不好,所以推测他是庶子养在贾母膝下的,不是我提出来的,这个我可不能揽功,但为了剧情是完整的,我总要把这个推测再找一个合理的理由。关于王家,我也很想能按照原著来写,但原著本来提的不是很少嘛,而且原著中的故事发生的时候王子腾已经外任了呀,我要写这个就只能自己来圆了。

关于每个人的性格,原著中提到的我尽量还原,但是我也不能保证我跟大家都一定看法完全一样,而且我写的肯定要比原著浅显,要是我能写出原著的深度,那我不就成了当代文豪了(笑哭)

还有我改了前文中的两点,贾环还是比宝玉小的(其实原来写这个是为了后面贾环出场,跟贾赦对比,但是有小可爱挺介意这个,我就改了)

另外,大安的都城还是用了原著中的写法,没有具体位置,就是称作神都,京都或者都城(其实都猜测是北京)

最后,谢谢给我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谢宝树”,也谢谢几乎每一章都评论的小天使“momo”,爱你们也爱我的每一个读者,都谢谢你们,mua出错了,请刷新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