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又有几名奴仆打扮的大汉,手持棍棒,在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带领下怒冲冲地走了进来。那人,李成倒不认识。却略约猜到了一点感觉,尤其是的读过《水浒》的话,这高太尉家奴簇拥而来的少年,想想也就知道一些了。
这时,孙园也挤了进来,看到李成眉头紧锁地盯着那少年,忙上前低声道:此人乃是高太尉的幼子,因为一向欺男霸女,所以汴梁城中人称……
他还没有说完,李成便冷冷地接口道:是不是叫做‘花花太岁’?他不是高俅的义子吗。怎么变成幼子了?
孙园吃惊地看了一眼李成,低声道:高太尉本来是三个儿子,前两个年幼夭折,只剩这个幼子,因此极是溺爱。加上高太尉权高势大,汴梁百姓都管这衙内做太岁一般避之不及。加上这少年好色成性,尤其喜欢勾搭良家女子,所以市井间又称其为花花太岁了。官人还是莫要轻易插手,这高衙内,任何人都不放在眼内的。
李成想起从前看《水浒》时里面提到高俅的儿子乃是堂兄过继过来的,因为自矮一辈,所以高俅十分愧疚,对他的儿子百般溺爱。想不到这里的情况却是这样。看来似乎是《水浒》的作者故意这样丑化高俅父子了。可见千百年后,高俅父子依然被百姓痛恨。既然见到了高衙内,那林冲会不会真有其人呢?
就在李成胡思乱想之际,那少年已经带着五六名手持棍棒的豪奴冲进人群。围观的百姓和一些官员看到那少年立刻纷纷散去,同时都不约而同地向少年岳飞投来同情和无奈的目光。
看到高衙内气势汹汹地冲进来,岳飞淡淡一笑,抱拳道:小官人是前来教训这些豪奴的?
那高衙内身穿紫色织金牡丹宫锻常跑,头上带着用黑纱紧贴着头顶和前额的帽子,这种东西常在年轻的贵族中流行,叫做额子。是一种私下的家居服饰,并不轻易穿戴出门。这时看高衙内的打扮,就知道他是临时跑出来的了、
高衙内头一扬,腆肚叉腰,横了岳飞一眼,不屑地指着岳飞骂道:你他妈哪钻出来的野小子,敢管本少爷的事?!来人,给我往死里打!
随着他的话音,身后的那群豪奴棍棒齐下,向岳飞迎面砸下!
岳飞冷笑一声,脚下一错,腰身轻晃,闪电般避开对方凌空而来的棍棒,一声低喝中,那些豪奴已经被岳飞踢翻在地一个个躺在地上痛苦地翻滚呻吟,显然岳飞也知道这高衙内的背景,下手虽然不轻,也不会要了他们的命。
只是那高衙内却不理会岳飞的手下留情,怒哼一声,猛地冲上去拦在岳飞身前怒冲冲地揪住岳飞的领口怒道:小子,跟我回去见官!居然敢打我的奴才,你狗胆包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