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天气不是很热,旁边又是大河空气湿润,所以晾晒了差不多五条才达到让人满意的程度。
在这期间还真有不少的小动物被肉味儿吸引跑过来想占便宜,这里是安全圈,所以来的都是一些小型食肉动物或者杂食动物。
它们自然不是原始人的对手,不是被撵走就是成为了晾晒架上的一份子。
前面已经说过熏肉的正确做法是和蒸馒头一样,放在笼屉里蒸。不过锅里不放水放锯末,用小火烧,高温会让锯末燃烧产生浓烟。等锯末燃烧完,熏肉就做好了。
不过现在没有铁锅陶锅也不适合,再说他也没蒸笼,所以就采用了网友总结出来的另一个办法,火炕熏肉。
火炕早就垒好了,一个圆形的和烧木炭的炉子差不多,有大概一米左右深。在火炕的底部还有一个专门的小火塘,而火塘底部也有一个洞和外面的一个灶台相通。
把晾晒到半干的肉条贴着火炕壁呈圆形摆放整齐,然后把收集来的枯树枝砸碎放进火塘。
最后一步就是封口,但不要封死留一个很小的通气口可以让烟气循环。
一切就绪,就在和火炕相连的那个灶台里生火。一定要小火,大火烟少起不到薰的效果。保持火不熄灭就行,尽量烟大火小。
等火升起就把灶台也也封死,烟就只能从连接处往火炕——说火炕已经不合适,用火窑吧——烟就只能往火窑里跑。
高温的烟火进入火炕后,会引燃火窑底部的碎木屑。由于缺少氧气碎木屑并不会产生火焰,而是焦糊并产生大量浓烟。
在这种高温浓烟的双重作用下,达到熏肉的目的。
大约三个小时后,辛奇让人打开火窑的封口,一股浓重的油烟味伴随着热浪冲天而起。仔细嗅了嗅辛奇反而笑了。
只有油烟味没有肉被烤糊发出的焦糊味儿,那就说明熏肉做成了。
等热气散的差不多,就让人把熏肉全部取了出来。外表并不是前世超市见过的那种好看的红通通颜色,而是通体泛黑只有局部才有那种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