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也是胡说,若是错了还望院正大人指点。”
徐帆摇头道:“你说的不错,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是一国之人都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下,确实会出现问题。”
“不过眼下最大的问题却非是在外,外面的敌人再是凶残,只要大华人齐心协力也总能抵御。
怕就怕在于内部,想想当年五胡『乱』华的时候,不就因为咱们自己再内斗,如此才让外族人有机可乘了吗?
从古至今能看的到的敌人不可怕,最害怕的便是在你背后捅刀子的人。
陛下让你来翰林院的目的便是让你多些资历,将来也好委以重任。
要知道,自大华建国以来,所出的阁老,尚书等朝廷大员十之八九便是从翰林院出来的。
而你一没经历过科举,二来又年纪轻轻,陛下即便想要提拔你,却也难为众命。”徐帆说道。
听了徐帆的解释,贾宝玉总算验证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他自己何尝没有想过原因,只是一直苦于无法印证,这时听到徐帆的话,心中自然有些激动,这意味着来红楼这个世界,最大的危机暂时不会降临了,自己也不用每日担心抄家之祸。
徐帆见贾宝玉听了自己的话,还是面『色』平静,心中暗自点头,这小子果真不同,真有乃祖父的风范。
“虽然陛下看中你,但是你应该或多或少也知道,朝中还有更多不希望你上位的人,却也不能骄傲自满。”
“您说的是忠顺….”
话未说完便被徐帆打断道:“不可多言,此事心中有数便可,若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听到,那么可真是祸事不远。”
一直以来贾宝玉心中就有一个疑问:忠顺王的势力到底有多大?从围猎的刺杀到白莲教的祸『乱』,再到自己舅舅的离京,桩桩件件都透『露』着忠顺王的影子,难道连华清帝也奈何不了一个亲王?
虽然与华清帝接触不多,但是贾宝玉从言谈之中也能看出华清帝的雄才大略,可称得上是一个有为的皇帝,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怎么会任由忠顺王坐大?
徐帆好像看透了贾宝玉心中所想说道:
“不要小看他了,当年满朝文武,全国的百姓皆看好他,都以为他就是下一任的皇帝,只是后来当今的陛下逆风反转,最后才做到那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