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黛玉对林管家如何看重,可林管家洗漱过便带着账目过来,先是把扬州的事说了一遍,要带回来的自然带回来,要买的已经卖了。带回来的除了一些精致的家具器具外,还有不少林老太太的物件,甚至于还有几件雕花大屏风。林管家指着那几个雕花屏风道:“都是上好的好件,这木料驱虫,卖了可惜。大姑娘要是嫌样式陈旧,稍稍改下便能用,夏天摆在屋里正好。”
黛玉连连点头,又叫了丫头摆饭。林管家一再推辞并不和黛玉坐一桌,只坐下下首的小方桌上,黛玉见他如此便由他去。林管家年纪大了,乘着今儿气氛挺好,便起了话头要养老。
听到这事,黛玉倒不知改如何是好了,说起来对于林管家黛玉挺复杂的,这林管家尽忠职守不说,这么些年,要是没他陪着父亲,操持林家里里外外的,说是管家,可其实更像家里人。
黛玉出言挽留,林管家老泪纵横,擦了擦一双略微有些浑浊的眼睛后,便摸着自己膝盖到:“大姑娘,不是我不愿再伺候您,而是我这身子骨真不行了,前两年伤了膝盖,这些年断断续续的一直没好利索,要不是老爷身子不好,我这早就想告老了。如今大姑娘也成家了,我瞧着这林宅整理的不错,大姑娘是个有主见的,邱二也是个稳当的,我就放心了。”林管家说着,略有些无奈的说到:“再一个,也是我私心,我那儿子自幼便被她娘宠坏了,等我发现时,他娘又去了,这不我顾念着他可怜,就一直没好好教养,如今他怕是带不过来了,就是我那两个孙子,一个四岁,一个五岁,正好我腾出空好好教教。”
这话说的合情合理,黛玉并不好拒绝,林管家一再表示要接手自己儿子管理的庄子,话里坏话外的埋汰自己儿子不成器。黛玉偷偷瞅了眼李原,李原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既然林管家主动承接田庄,黛玉哪有不允的道理,当即便应了下来,不过商定等过了年再交接,林管家也答应下来,不过他过了两天便去了田庄,说是想自己的乖孙子。可事后当归悄悄告诉黛玉,说是林管家去田庄第一天便拿了柳条把自己儿子抽了个半死,又发卖了自己儿子偷偷养的几个小妾,当真是好大的火气。
黛玉听了这事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当日便叫人给林管家送了一批吃食和药材过去,另外又专门找人配了不少泡脚的草药给送去了庄子上。
李原现在也渐渐闲了下来,除了偶尔去学堂逛一圈,剩下的不是研究吃食就是在屋子看书。而黛玉则在雪雁和紫鹃胆战心惊中迎来了她回苏州林宅的第一个新年。
两人的团圆饭是在主屋前厅吃的,李原让厨房上了羊肉锅子,另外还有不少豆腐和笋干香菇等物。两个人吃了挺多,黛玉吃完了一碗后又添了半碗,最后还吃了好些糖炒栗子。待入睡前,雪雁伺候黛玉梳头忍不住便说到:“姑娘这头发好像多了。”这话说着,紫鹃过来一看,也忍不住道:“果然是多了,一只手都抓不过来,又黑又亮。”黛玉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总觉得脸颊两边的肉似乎多了一点,早在前几日做衣裳时黛玉便知道自己长个了,如今看来长的不仅仅是个子,想着李原那挺拔的身姿,黛玉想着要是再长些个子才好,要不然总有一种被李原俯视的不痛快感。
林家亲戚不多,除了林玄过来拜年便是张寡妇送了一篮子鸡蛋过来。张寡妇死去的丈夫是林家旁支,比林玄家还要远,张寡妇年轻守寡,如今唯一的儿子就在林家学堂读书,是个好孩子。黛玉见她一双绣鞋不错便多问了两句,张寡妇笑着说自己原先当过绣娘,如今就靠着绣活过日子。
黛玉听了,想起学堂里吃食都是外面酒店定的,当下便提议让张寡妇去学堂做饭。张寡妇没想到自己得了这么个巧宗,连连道谢,嘴角的笑止都止不住,就这么出了门。
张寡妇之后,一些严明心亮的林家旁支也想着上来打秋风,只不过这些人不止李原不见,只让当归在前头应付,无一例外的说法便是家主想林老爷了,心情悲痛无心待客。
几次之后,林宅才又恢复了安静。只不过刚出十五没几天,便从充州来了一人报信,说是晋王府的王妃元宵节看灯失足落水没了。
传话的是个眼熟的侍卫,李原请他喝了茶又留他住了一晚,这才送走了来人,等他一走,李原整个人都松快起来。说起来,自从小白找了自己处理了那事后,李原这心理总是勾着一根弦,如今听了这个信,自是知道这是晋王让自己放心,还有一个意思,怕是晋王还有用着自己的意思。
这点小插曲黛玉并未放在心上,只以为李原得晋王看重。而李原从未把自己和小白出去那晚发生的事告诉黛玉,有些事不说还好,多一个人知道只不过徒增烦恼。
就在晋王府侍卫走后不久,贾府的人来了。年前林家和贾府互通年礼,黛玉叫人送了两批时新的彩色缎还有一盒燕窝外加一对红釉花瓶,中规中矩不功不过。而贾府的回礼也是这般,只不过还有几个姐妹们送的荷包和胭脂水粉。黛玉想着这事,于是乎便让人单独给三春和宝姐姐等各送了一方苏州这边的金丝绒花帕子。
黛玉只给几位姑娘送了物件,特意漏了宝玉,为的就是让宝玉明白,或者也是让自己明白,只不过黛玉不知道,她这一举动竟然宝玉在府里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且说荣国府贵妃省亲后,端的是喜气洋洋,府里的主子下人们都精神勃发,贵妃也有意撑面子,各节日都赏赐些物件,虽不值什么,可在府里的人眼里可就不一般了。因此贾府这个年是过的相当满意。唯一有些不谐的便是贾琏那边了,那贾琏果然从王子腾那弄了个兵部侍郎,也是巧了,贾琏刚上任便得了一个正经事,那就是梳理兵部的伤残名册。下面的兵将伤了或残了,都有一笔抚恤金,然后这笔钱又视伤残等级来定,只不过朝廷已经十几年都未打过仗,因此领取这些抚恤金的都已经是一群老兵。有的还是亲自领取或者儿子女婿来领,有的则是同乡或者是当地乡绅代领,时间一久好些在花名册上已经七十多的官兵还在年年领着这些钱。现在上头要下面的官员好好查查这事,派下来后,不少人都不敢接,毕竟这里头水深,一个不小心万劫不复啊。
可贾琏瞅了这事不但不缩,反而觉得是一个机会,他不当主动请缨,更是连着好几日都在衙门比对花名册,更是想着要去地方上查看这些人。
贾琏忙的不亦乐乎,自然也不知贾府后宅的事。且说宝玉得知了黛玉已经成婚后,便一直不大得劲,见天的神思恍惚,索性还有姐妹们陪着,倒也相安无事。只是林家送来了年礼后,宝玉起了头给黛玉送了一盒自己做的胭脂,迎春探春等见了也就各自送了荷包帕子等物。等林家又来人给各姑娘送了那花帕子后,宝玉发现竟然没有给自己的,当时便脸色不好,当时便摔了玉,接着当日晚上连饭都没吃,草草吃了两口点心就睡了。
屋里的丫头急的不知该告诉贾母还是帮宝玉瞒着,却不想宝玉想了一夜后,天不亮就起床,写废了好几张纸才完整的写了一份信,立时找了小厮让寄到苏州林宅去。
黛玉接着来信是在一个下雨天的午后,那事黛玉正打算躺一会,见着雪雁拿来了一封荣国府寄来的信本以为是贾母写来的,却不想竟然是宝玉。
这信的信封口还沾着一块暗红色的胭脂膏子想必是这信写的十分匆忙。黛玉打了开来,头一句便是“妹妹,你竟和我生份了!”黛玉放下信纸,快要忘记的记忆又一下子都涌了起来,当初的同吃同住,当初的菊花宴还有螃蟹诗,还有那两块旧帕子,无一不让黛玉想起上辈子。想起自己满怀希望,最后一一落空,眼睁睁的看着宝玉宝钗成婚。
也许对于这世的宝玉来说,黛玉一嫁人便冷心冷肺,可黛玉实在是不想再见宝玉,甚至于刻意在遗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