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翘楚将最后一个字写完,仔细查了两遍有无避讳的地方,最终松了一口气,将试卷上交。
走出考场,沈翘楚只见旁边早有相识的考生互相讨论试题,他没有留心听,就上了马车。
沈翘楚倒不太担心自己考不上,只是名次问题,不过他其实只在乎之后殿试的名字,其他的只要合格就行。
前世在地球现代时,沈翘楚就是那种大考肯定比平时发挥好的类型,他心里有一种奇怪的理论,考试除了对知识的掌握外,还凭借着一口气,而平时学习就是一种聚气的过程。
像中考和高考都集聚着三年的气,而参加考试时这些气如同燃烧一般给考生提供动力。沈翘楚如今已经集聚了四年的气考这一场童生试,自然犹有余力。
虽然这童生试不至于将沈翘楚的气力耗尽,他仍然觉得疲惫非常,加之这四天几乎是在露天考试,寒气入体,此时精神松懈下来,身体就顿时有些受不住。
还好沈翘楚跟卢重言学习五禽戏和逍遥游,身子已经今非昔比,要是还是出生时那副早产儿的身体素质,沈翘楚恐怕就要大病一场了。
饶是这样,沈翘楚还是在床上躺了两天,第三天才开始起床锻炼看书。
在别院等五天,沈翘楚等来了报喜之人,只听别院外传来吹锣打鼓的喧嚣声音,方嬷嬷谢奶娘朱顺拱卫着沈翘楚出了院门,就看到报录人带着鼓乐队在门外,一见到沈翘楚便拱手道:“捷报贵府少爷沈讳高中太平县试第一名案首!沈少爷打破了吴郡县试年龄记录,六岁案首真是给我们太平县增光了!”
朱贵连忙给报录人和乐手们塞银锞子,并请他们到院中吃酒,为首的官差摆摆手:“贵府是头一家,我们还要去别家送信呢……”
拜别报录人,沈翘楚看着报帖,并无过分惊喜之色,虽然他对自己这次考试还算满意,但是没想到能成为案首。
虽然也有其他考生对沈翘楚六岁县试案首表示怀疑,县学便将沈翘楚的试卷贴在县学外面,供考生观摩以平民心。试卷一贴出来,质疑的考生全都哑火了,更有寒家子用随身携带的纸和炭笔将沈翘楚的答案记录下来。
沈翘楚的帖经全部都正确无误,墨义和策论也评分极高,只有诗相对差一些,却也远超普通童生水平,这下整个太平县都传遍沈翘楚是文曲星下凡的神童。
不过这些都跟沈翘楚无关,他已经拿到文书,带着倚玉轩一干人坐上马车前往苏州。
本来通过县试之后,沈翘楚可以在太平县县学读书,不过沈令仪升迁到苏州,沈翘楚也自然要在苏州进学。
沈翘楚离开太平县之前,给卢重言寄了封信,告诉他自己通过了县试,并附上苏州的新地址。
太平县到苏州需要两天车程,一行人中间寻了旅店歇了一晚,第二天又继续赶路。
这还是沈翘楚在穿越之后第一次走出这么远的路,他一路都透过马车的窗子看向外面,早春的江南远山一片青黛,被冻在树枝上的老叶纷纷坠落,露出幼嫩的叶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