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寅初没有意外,转而指着于海说,“这位是文艺界出版社主编于海。”
梁启超又笑着点了点头:“于兄你好。”
“梁兄好。”于海回道。
最后,马寅初笑眯眯地指着庄言正要介绍,梁启超却先开了口:“想必这位就是庄言吧,你的大作我可是有拜读过,闻名不如见面,庄兄果然年少有为。”
庄言听到来人是梁启超的时候,他就有些发懵,还特意朝王立健看了一眼,心道王立健在电话里面也没跟他说还有个梁启超要来。
这会梁启超主动打招呼,还叫他庄兄,庄言连忙说道:“梁老师你好,您就叫我庄言吧,或者叫我子言也行。”
梁启超没有推辞,说道:“那我就托个大,叫你一声子言贤弟如何?”
庄言当然说好,梁启超的年纪当他爸爸都行,叫他一声贤弟都算是抬举他了。不过换句话说,在座的其他四个人,最年轻也就是马寅初,也比庄言大了一轮,如果真按照年纪来论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叫庄言一声世侄。
马寅初做东,他笑着请大家坐下。上一次在北门,大家随意坐的,这一次可能是因为梁启超来了,马寅初给他们排排坐,把位置都安排好了。
当然,安排座位的时候也墨迹了老半天,马寅初叫梁启超上座,梁启超就叫王立健上座,王立健当然不坐,就让做东的马寅初坐。
他们三个推让了一圈,又把于海和庄言带上了,又说了一轮。
最后说来说去,还是做东的马寅初一锤定音,把梁启超安排在了上座,其他四人分坐在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