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心中一沉,又听皇帝道:“新政八年,大宋有如今气象,皆为诸卿之功。”
听皇帝语气软下来,大臣们皆道:“陛下圣明。”
“你们都是朕的肱股之臣,你们相信朕,才愿意跟着朕一起改天换地!”
说到此,有大臣开始掉眼泪,回想起这八年的风风雨雨,着实不易,每日每夜寝食难安。
“承蒙陛下信任,臣等死而后已!”
这帮家伙,各个都是演员啊,这眼泪,说掉就掉。
“既然信任朕,朕现在要建火车,此乃大宋之未来,关乎万民之生计,诸卿再信任朕一把,如何?”
徐处仁心中叹了口气,好话歹话都让皇帝给讲了。
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赵桓又道:“朕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保证钢铁价格不变的前提,给铁道司提供充足的钢铁,不得有误。”
不等大臣们说话,皇帝又接着道:“大宋的未来就在你们身上了。”
皇帝的话一般人听起来当然觉得含蓄,但这群大臣跟着皇帝八年了,很容易就听出来皇帝的真实意思了。
朕现在就是要建火车,你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给朕建起来,朕不听那些有的没的,谁要是弄不出来,朕就唯他是问!
徐处仁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办到。”
“好,徐相公做事朕最放心了。”
一边虞允文道:“陛下,臣愿意再建立一个冶铁司,为徐相公分忧。”
徐处仁眼皮子一跳,其他大臣们眼珠子都转起来了。
好你个虞允文啊!
你这是告了状,在皇帝面前做了忠臣,现在又顺手要把冶铁司给抓过去。
很显然嘛,冶铁司出现钢铁不足的情况,这事争论到皇帝这里来了,那就是再添加一个冶铁司最佳时机。
如此,皇帝答应下来,政事堂都不好说什么,毕竟事情没办好,钢铁供给不足。
要做预备司衙,合情合理啊。
总不能你们政事堂事情没办好,还不让再增一个吧?
赵桓一听,连忙点头:“虞卿能有此心,朕心甚慰,此事就交由虞卿办理。”
“臣遵旨!”
这便是权力的击鼓传花,看起来好像一切都是为了政事堂着想,其实的权力分割。
有人也从这场权力的分割中猜测,是不是和未来的储君继承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