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来的是个小厮,看起来也不过十六.七岁,林琳便露出一抹冷笑。
这种洞子也能有人钻。
这个时代的男女大防体现在方方面面,年家真要派人给自己传话,必然会派府里的嬷嬷过府。
派个小厮,且不说年纪,只说这性别就不可能进得了内院。进不来内院,传话都要靠丫头婆子,这一来二去的,就很容易被人忽视其中不对劲的地方。
再一个,传这种病重的消息,人们因为心中的担心,便会直接忽略掉这里面的漏洞......
“红绯,你去外门处,见见那个传话的小厮。翠绿,替我更衣。”说完这话,林琳又吩咐她院里侍候的小太监带上两个侍卫立即骑马回京城去年家探个虚实。
等人走了,林琳又想到她那学术亲爹和心术手腕都有,就是欠缺急流勇退不知道谦虚的二叔。
好在她二叔还没有出京,真有什么事也正好让她二叔料理一回。
女人出门,要有出门的衣衫,重新梳妆更衣,又过了两刻钟。更衣时,林琳特意让人拿了晏季前几年穿小的衣服过来。想着若是真的有事,她便骑马回去。
不过在换装时,林琳先去解了一回手。
林琳早就不是冲动小孩了,在察觉不对的时候才不赶那些没事找事,将计就计,以身犯险的蠢事呢。君子不坐危堂,她不是君子,但也不是蠢货。
穿上隐身斗篷,启动她留在年家的门钥匙,林琳转眼间便到了年家。
脚下运起轻功,一路飞檐走壁的来到正院。然后她就看到‘重病’的年老头正在那里中气十足的骂她。
没错,就是在骂林琳。
对着一群狗子。
林琳早年养了两条狗,出嫁时并没有带走。
那两条笨狗又下了一窝小狗崽子,组成了一个小家庭。
狗这种动物,最喜欢干的事就是随便小便标记领地。
好巧不巧的,伙食极好的狗崽子们就将小老头的几盆花给‘浇’死了。
摸了摸鼻子,见几只摇着尾巴在那里听训的狗子都不约而同的将狗头转向她后,林琳也敢多呆便回了圆明园。
回到圆明园,林琳看了一眼被下人捧着的衣袍,摇了摇头,便又挑了件做工精巧的旗袍穿了。
林琳夏天的时候不太喜欢满绣的旗袍,总觉得满绣的旗袍不透气。
虽然只是她的一点荒诞的小想法,但却一直被她坚持着。
青色织锦料子的旗袍,领口袖口用艳色的掐了牙边,里面穿着的衣服也都是细纱的,小把子头上三两件首饰,便是两朵细纱堆出来的宫花,看着就清爽无比。
手里一把团扇,装饰的作用比实际用处大多了。
圆明园里有个大水车,之前地震的时候,水车严重受损。后来修缮的时候,林琳直接让工匠在大水车上改良了一下水力风扇。
炎炎夏日,凉风徐徐,整个圆明园别提多适合避暑了。
此时心里有数的林琳不紧不慢的给自己上了一层淡淡的妆,然后摇着扇子由丫头打着扇去了四福晋那里。
红绯去门口问了一回那小厮,因红绯跟着林琳时间长了,也多少猜出了点林琳的心思,于是红绯问的极细致。
红绯没见过这个小厮,听说他是在正院侍候的,就又问了不少正院的事情。
那小伙子也算机灵,大半东西都被他蒙对了。
然而这小伙子还是低估了林琳在家当姑娘时比旁人家的姑奶奶还要有地位。
在年家,林琳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外人不知道,府里的主子下人还能不晓得?所以问到这里,红绯便心中有数了。
不知道林琳是什么意思,红绯面上不显,只对这小伙子说了一句等在这里便回去了。
问了侍候的人,知道林琳去了四福晋那里,红绯脚下停也快速过去了。
林琳来了四福晋这里,便跟四福晋说年家再不懂规矩也不会派个小厮给她送信,又说前儿就差点被人‘碰瓷’,指不定今儿这又是什么局呢。
她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先一步回京城打探消息了。
四福晋闻言一怔,她真没想到会有人连这种事情都造假。见林琳如此笃定,也信了七分。过一会儿见红绯回来了,等红绯也说这人来历有问题后,四福晋当即大怒,林琳倒是心平气和得很。
这算什么。
她将圆明园里长相最漂亮的小太监叫了过来,然后看了一眼红绯,红绯明白的带着那小太监下去装扮了。
与四福晋说了一回引君入瓮,又说以防真有什么影响名声的事,她还是进宫小住一阵子去。
太子住在静宜园,毓庆宫里现在只剩下一个弘晋阿哥,不过为了抚慰太子的丧子之痛,弘晋阿哥被留在了静宜园里。
年长的阿哥几乎都出宫建府了,没成年的阿哥能走能跳的都被康熙带走了,剩下的小阿哥...连避嫌都不用了。
因正在读书的阿哥都跟着康熙走了,宫里的书房也放了暑假,所以住在宫里,于林琳来说并不会影响名声。
不但不会影响,还能再刷一波好感,以及没事去看看怀孕的年婍。
四福晋一想,这也成呀。
虽然婆婆传话说不叫她们进宫请安去,但总不能真的不去吧。
十四一家还圈着,她们在谁都不去。好说不好听不是。
想到此,四福晋便点头了。
林琳还没在圆明园住够,但也没多磨蹭。
让那小太监换上女装,由另外两个穿侍女服戴假发的太监扶着坐马车走了。
明面上还有几个护卫随行,暗地里却又派了一队人马远远跟着。
等他们走了,林琳等到她派到年府的人回来,让四福晋听了一回事实确实如她所说的那般后,便带着红绯和行李坐着马车也往京城方向走了。
低调出行,又跟前面那队人错开了时间,林琳这一路倒是没发生什么意外。
圆明园建在京郊,林琳从园子里出来的时候,还碰见果农卖果子。
挑了几个大个西瓜,又挑了些其他的瓜果,林琳一道带着进宫了。
康熙孝顺,什么好的东西都先可着嫡母用,所以太后什么都不缺。德妃那里,她是四妃之一,又生有两个儿子,四爷也孝顺,四福晋也不肯怠慢德妃这个婆婆,倒是时有孝敬。再一个,有了那道传言,别说宫里人见风使舵,就是德妃自己也想过当了太后如何如何。
因此林琳的伴手礼虽然寒骖了些,却还真能拿得出手。
一时进了宫,德妃见林琳来了还有些奇怪。林琳对着德妃行礼请安,然后眼睛左右转了转只笑不说正题。
德妃见此打发了一宫的下人,这才问起林琳怎么进宫来小住了。
林琳自然是先将今天的事跟德妃说了,又将之前弘晳出殡的事也一道带了出来。
林琳怀疑这两起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所以拿到一起来说了。
德妃当场就气怒不已,一身的高位宫妃的气势蔓延开来,吓得红绯和德妃身边的老嬷嬷都有些胆怯不已。
“这还没怎么样,就有人开始算计起来。等御驾回京,指不定会如何呢。”林琳一脸委屈又气怒的抱怨了一句,偎到德妃跟前一边劝德妃息怒,一边还不嫌事大的说道,“额娘已经派人将计就计了,等得了消息,玛嬷再看吧。”
这事的罪魁祸手就在宫里,此时她还没得到林琳进宫的消息。当然就算得到了,现在再想做什么怕是也晚了。
确实晚了,雍王府的少福晋刚被人团团围住,扯出马车时,在一阵大力拉扯下,那位‘少福晋’的假发直接被拉了下来。
假发落地的一瞬间,时间仿佛都静止不动了。
仿佛过去了很久,其实也不过是瞬间的事。再然后那些人反应过来就想跑,却被尾随他们而来的侍卫们逮了个正着。
雍王府的侍卫将这群人抓住了,李卫那边的人也将藏身暗处的人盯住了。
林琳做事喜欢打直球,最喜欢以力服人。
不过她也知道她有多少本事在这个时代也得藏着掖着,于是在准备将计就计的时候,也派人通知了李卫。
林琳对晏季来说有多重要,李卫虽然不清楚,却能在晏季的言谈中感知几分。在晏季跟着康熙去五台山前,便给李卫留了话。
李卫拢络的人手都是江湖人,走的不是寻常路。与雍王府那里的侍卫是两种行事。两队人马一处在明,一处在暗,总能将藏在角落里的主谋找出来。
事实证明,林琳这一点防患于未然的安排很到位。李佳氏的人也不是傻子,自是不可能真的出头做什么。
不但如此,担心事情劈叉,人家还不动声色的远远跟着,看着。眼见事不好,负责盯梢的人转身就跑。
国人自古就喜欢看热闹,但凡遇到热闹的事再没有不围观的道理。
可这会儿有人一脸忐忑不安的挤出人群,那这人必定是最可疑的。
按着这种思想跟了几个人,除了两个是真的有事并且对看热闹不上心的,竟还真让他们盯对了人。
一路跟着那人到了一处气派的宅子,看着那人只与门房点了两下头便进去了。李卫派去的人看着此时天光大亮,只好分了人手守着这宅子的几个门。
没用多大会,宅子里便出来一辆骡车。随即便有人跟着那骡车一路朝前走着,最后竟然到了皇宫某个门处。
不是谁都能坐车进皇宫的,就连林琳都是在宫门口下车,接受了一番检查才走进去的。
因此骡车里的人从车里下来,穿着一套上等太监服饰对着守宫门的禁卫军挥了挥手里的牌子便淡定的进宫了。
因还是不知道此人是谁,但却看清了他的面貌。李卫派来的人,一边打听那宅子的底细,一边将得到的消息汇报给李卫。
太监进了宫,想要再找出来就难了。
好在李卫机灵,让人描述了一下那身衣服。之后按着衣服品级去找人,范围又缩小了几分。
等查到那宅子是在谁名下后,李卫又带着之前盯梢的下属找机会见了一回人,最终才确定这人就是毓庆宫李侧福晋的贴身太监。
李佳氏想的这一招很毒,她先让人弄死那帮恶霸的家人,然后又故意毒死部分恶霸,还将其中的女骗子弄到妓寮去。
等到那些逃出生天的恶霸发现家人都没了,然后李佳氏的人再将此事一推二五六的都推到雍王府和林琳身上,报复就此展开了。
知子莫若母,弘晳相中林琳皮相这事,李佳氏也不是看不出来。想到弘晳死了,想到五台山传出来的消息,想到种种恩怨,李佳氏恨雍王府,也恨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