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泥巴路不好走,下雨路很烂,有时候踩一脚可能就陷在里面了,只好把裤脚捞起来,把鞋脱手上拿着,去了学校在用水冲干净脚。
家里穷的过年买一件衣服和鞋子都是轮流穿,一天一天轮着来。
不过那时候读书负担很轻,国家注重的是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
学校文体活动开展得较好,但是办学条件差,不少学校夏季没有电扇,只能上课的时候把周围窗户都打开,打开了窗户还是汗如雨下。
冬天没有暖气,五六十人一个大教室,很冷的时候大家就紧闭窗户,然后点上炉子或者烧柴取暖。
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很少,文期间,教育质量受到zhengzhi…运动的影响教学质量很少。
张晓燕都有点佩服这个年代过来的人了,日子很单调,除了上工放工就是回家做饭。
文化生活也有一些,就是看电影、听收音机、下棋、打牌。还有厂里组织职工文体活动,如五一和国庆节的文艺演出,职工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青少年爱打乒乓球、踢足球。
张晓燕懊恼的拍拍的头,都怪她那么着急的让王兵回去,不然使劲打压一下渣男多好。
她刚才也是担心怕王兵和她在一起逛街的时候被原主亲戚遇见,到时候知道王兵是个营长,还不知道怎么巴拉上去,像个吸血鬼一样。
张晓燕生气的对着墙角踹了两下,还好她刚才也踹了渣男一脚,不亏。
还是沿图看一下七十年代的市里是怎么样的吧。
新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九亿多人民的吃饭问题,这是在人口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完成的。食物种类较少,人们的食谱中主粮所占的比例较大,平时人们以蔬菜和副食产品为下饭食物。
肉类和水产品人们吃的较少,基本上过年过节才集中吃鱼吃肉。平时肉类和水产品定量供应,东北和内蒙新疆牧区吃肉情况要好一些。
农村居民直到80年代中期,还以粗粮为主,公社生产队到年终才会分肉。
蔬菜供应受季节和地域限制,种类比今天要少。肉类和水产品的供应比较紧张,南北东西地域之间的食物种类差异较大。
现在是建国以来的第一个三十年,人们饮食的营养状况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