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打探往事

先是钱八亩把所有家底借给一位行商的朋友,过了数月,他出的这笔钱竟然翻了十几倍,让他买下了十来亩好田,这期间他在山上挖到了珍贵药材,拿去县城卖了后,给家里起了如今的六大间砖瓦房后,剩下的也买了地……

也有人认为是哪位道爷给了他财运,可惜那之后村里人特意去县城找过,一直没找到那位厉害的道爷,听到这些往事后,熟知小说套路的钱冬就认为,恐怕钱家老两口去县城时抱得是自家儿子。

回来的时候就不一定了,所以才能让一个先天不足的病秧子,用俩月就变成一个强壮孩子,不过如果真跟她认为的一样,原主真正的二哥在哪?女主他爹跟县城的织艺世家真的有关系吗?

因为这些疑问,她特意打听清楚了当年把钱家两口子送去县城的车夫是谁,知道是同村人,正是如今村里赶牛车拉人们去镇上赶集的车夫他爹后,她又借口送狗皮膏药,请人家帮忙试试有没有药效,去那位车夫家打听。

钱冬运气不错,正好赶上人家老爷子在家,在她拐弯抹角的引话技巧下,说了一些当年的事,例如到了县城后,老人家替村里人采买必须物品,他们带着孩子去看病,约好了到了回去时间,在车马停放处集合。

还有本来县城距离村子40来里地,一般天蒙蒙亮出发,在县内耽搁两三个时辰,当天傍晚就能赶回来,可是他们却是第三天才赶回来,至于原因则是他们运气不好,赶上县里一大户人家犯了大罪,被皇帝下了抓捕后即刻问斩的旨意。

因此为了避免钦命要犯混在出城人里面逃跑,前来问罪的大人们接管了城门,许进不许出,直至所有犯人都在菜市口问斩后,城门才再次开放,说到这里时,老人家还着重描述当时的情形。

一大家子连族人、仆人、女人、未成丁的孩子等都没放过,人头滚到观刑人们的脚边,菜市口全是血水,很多人被吓到,当时原主爹在客栈看孩子,原主娘跟车夫老人家跑去观刑了。

她在看到一个才出生不到两三个月的孩子也被砍了头时,吓得跑出菜市、躲到墙角痛哭,从那后甚至得了见血发抖,严重了甚至会晕的毛病,这事村里的老人都知道,至于什么高人、道士,他没福气遇到……

打探完这些往事后,钱冬在心里大致架构出事情经过,猜测大概当年钱八亩、唐桂花带着儿子去县城看病,不知怎么跟那位织艺世家也有孩子的人接触上了,很可能那家的人也带着孩子去找擅长儿科的郎中看病。

他说完接着道:“人家还要晋家用仅剩的老宅、田产、药铺赔偿她的嫁妆呢!真赔偿给她的话,晋家可就真的一穷二白,比咱家都不如了。”

“大哥,唉!你……她又不是在没成亲前发生这件事,和离后她娘家能给她再补一份同样的嫁妆吗?就算娘家父母愿意,她娘家兄弟、兄弟媳妇们愿意?没有大笔嫁妆,身份相等的人家谁会娶一个和离过再嫁的女子。”钱冬无奈叹了口气。

真心觉得就钱老大这智商感人劲,难怪书里一次又一次中了女主的套,估计前世他那智商更感人的爹娘办出抛弃儿子逃债的事,又有烂赌三弟、外室真爱拖后腿,他所谓的前程真的能保住吗?

钱冬边如此质疑着边接着说道:“再说又不是晋家偷她的嫁妆,哪有晋家给她赔偿的道理,律法也没这一条,她那样富贵出身的小姐肯定明白这些,既然明白还这样说,那肯定是冲着晋家如今剩下的财产去的,让晋家家主夫妻明白,若是嫁妆找不回来,剩下的家产就要给他们大房才行,估计她这个打算是得到晋家大少爷支持……”

听着钱冬一句又一句话,想到前世晋家大少爷中了王家的陷阱后,为官司奔波的是晋家二少、代父充军的也是他,晋家大少爷却在二少充军后,拿着卖了老宅后剩下的大部分钱,依附岳父家生活,他爹娘带着两个弟弟不知道搬到哪里去的事。

钱桃花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钱冬在对晋家各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再次猜中了晋家大少爷夫妻俩不是个能跟家人同甘共苦的类型,然而这样准确的结果,却只会让她感觉对方更加不可原谅。

同样听了钱冬解释的钱八亩疑惑的问:“那你所说的大便宜是怎么回事?”

“爹!我有自知之明,就算大哥成功谋到差事,估计最高也只是个笔吏之类,不可能是主簿之类可主事的好差事,凭我这样的出身最多嫁个同样有童生或秀才的耕读之家,不求前途的话,或许还能找个富裕的乡绅,这也是到顶了。”为了可能到手的药材渠道。

钱冬用心忽悠道:“就算成功嫁入县城,也最多嫁个市井之徒,像晋家那样的名门,除非像三哥那样用龌龊手段,否则一辈子都不可能产生接触,如今若是因为他家败落的原因,成功在没有任何后患的情况下嫁进去,对方也乐意接受这门亲事的话。”

“哪怕他家落魄、真的被长子长媳拿捏,分走大部分家产也是值得的,晋家大少爷夫妻俩目光浅,不明白如今晋家珍贵的不是那些有数的财产,而是晋家主多年行医的医术、以及医治他人结交下的人脉,以及他曾跟县城名门平等对话的地位。”

“有这些的话,其他都是次要的,这可不是大便宜吗?”这些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家百年来维系的药材渠道,从钱老大所说晋家大少爷去年成亲来看,晋家大少爷年龄不大,肯定没能把这些渠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