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儿子,帮着外人。
杨廷和堪堪退后两步,他真的已经拗不过这个时代了嘛!
“母后,母后,我回来了。”
十月放学回来了。
李昭正在院子里跟秦姑姑说话。
两个人立即回头迎着十月。
秦姑姑接过小书包,笑着道:“今天先生都教什么了?十月学的怎么样。”
十月道:“不喜欢姑姑,人家一回来,姑姑就天天问学的怎么样。”
看着李昭道:“喜欢母后,母后就从来不问,只问饿不饿。”
李昭哈哈大笑。
秦姑姑都气笑了。
小孩子当然不喜欢严厉了,帝后都喜欢装好人,坏人当然就是他们来当。
李昭领着儿子的小手道:“你不喜欢姑姑也不能说出来,你说出来,她今后要记的你了,然后偷偷的讨好你,但是心里跟你不好。”
“所以这些事情,要藏在心里。”
秦姑姑:“……”
看吧,帝后是最坏的人。
十月跟着母亲进了屋子,一边走一边不解的问道:“母后,为什么要这样呢?那不是在撒谎吗?”
李昭道:“如果你不爱撒谎,那就不说啊,反正除非你很好很好的朋友,不然他的错误你不要告诉他,因为你告诉他,他就改了,他改了,你就教他做人了,以后他不犯错,你还怎么抓到把柄。”
“所以,只有很好很好的关系,你很关心的人,才要正确的指出他们的错误,不然就笑笑不说话。”
十月似懂非懂,但是还是点头:“母后,十月记住了。”
进到屋子里,十月今天没有着急做作业,他看着李昭道:“母后,我又想让杨蕴回来了,他们都说很希望杨蕴回来一起上课,我是皇子,他们都求我,那个王先生来不来?杨蕴的爷爷知道自己错了吗?”
“我可不可以叫杨蕴回来了?!”
春末夏初,天气凉爽花艳草青,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候。
以往这样的时节,富有情趣的人家要出门游园踏青。
但是今年,你随便问个路人,问他今年最流行什么。
谁都知道,满腹才情,教化百姓的王先生要来了,大家都在兴办诗社,开辩论会,就是为了迎接他。
所有话题和活动,也是为了迎接他。
王先生人还未到,带来的新风气已经到了。
而且这些活动,据说还是从翰林院发起的,以大才子杨慎为首。
翰林院门口,杨廷和怒气冲冲的来,可是他还没进院子,就被一个身影挡住了。
“元辅大人,有官员进京述职,还等着您考核呢,您怎么还有闲情逸致在这里啊。”
是王琼。
杨廷和听闻杨慎在翰林院里游说官员跟他一道开辩论赛,所以他来找杨慎。
那是他的亲儿子,现在帮着外人来排挤他。
亲儿子。
请问他的脸还要不要?
这个王琼,肯定是盯着自己呢,所以来捣乱的。
杨廷和怒道:“这里没有你的事,既然那么忙,为什么你还在这!?”
王琼道:“大人,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您已经阻止不了王守仁了,朝廷的风气需要他,万千学子等着他,皇上都在期盼他来,您还挡得住吗?算了,长江后浪推前浪,胳膊扭不过大腿,人是肯定要来的,您就给大家留个好念想吧!”
杨廷和:“……”
“王琼你……”
“我是不会让王守仁进京的,你也是理学传人,你也是读着圣人的书参加科举的,你现在应该跟我站在一条线!”
王琼道:“大人啊,您可能不知道,我家正是苏州,才子最多,理学最为鼎盛的地方,每年光贞节牌坊就要立个十几块。”
“我的堂姐,因为过节,高高兴兴上街,去买胭脂,被一个无赖摸了一下手,抢走了手帕,那家人就上门要娶我堂姐。”
“不嫁,名声坏了,嫁,咽不下这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