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三字经

不良帝后 水上尘 2870 字 2024-05-18

杨廷和道:“那你想说就可以说。”

徐阶看着杨廷和,突然泪流满脸,露出悔恨的神色。

杨廷和心想难道我猜错了,他没有那么镇定,后悔了,害怕了?

“你哭什么?”杨廷和又问道。

徐阶像是在回忆往事,声音低低的带着哽咽:“大人,想起家父了。”

“看着您,就想起我爹了。”

说完,他嚎啕大哭。

杨廷和和尚书大人愣着互看对方,不知道这人到底是怎么了。

徐阶哭了很久,才道:“大人,家父在学生六岁那年去世的,那一年,学生学会了三字经,后来想要背给父亲听,可是他重病不起,就再也听不见了。”

杨廷和和尚书大人都没出声。

徐阶自己也沉浸在往事的回忆里。

其实很简单,别人都觉得徐阶为了名,为了利,他不是。

是大哥有父母陪伴,但是还能得到爷爷的宠爱和信任,他明明处处都比俆邺做得好,可是爷爷看不见大伯家对母亲的盘剥和苛刻,还是在外人面前推举俆邺。

徐阶是徐怀礼亲自教导的,俆邺接受的则是徐家掌舵人的教育培养,他们本来不在一个地方长大,但是却要处处对比。

每次明明都是徐阶的学问更出色,许怀礼却说他不如俆邺会做人。

这些问题长久以来压抑着徐阶,让他对俆邺十分厌恶。

但是引发最大的矛盾,还是要从徐家内部财产纠纷引起的。

虽然嫡子的产业共有,但是怎么可能一点不分家呢。

去年,徐家老大以徐阶家孤儿寡母,无人打理田产为由,把徐阶父亲的一大部分产业都拿走了。

但是徐怀礼还默许了。

原因就是俆邺和徐家老大都生了孩子,而他们家,父亲死了,他忙着学业,没有新生儿。

什么无人打理,就是他没有爸爸。

最可恨的是老爷子,默许了。

徐阶就是恨,就是不平,所以他设计杀死俆邺,他就是想知道,爷爷引以为傲的大孙子,现在死了,拿走他爸爸的那些产业,会不会还回来。

爷爷知道了,会不会后悔对他和母亲的不公平。。

徐阶最后摇头道:“大人,如果我父亲活着,我应该就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说完一笑,摇摇头:“我又没什么好说的了。”

徐怀礼一共有七个儿子,不过嫡出的三个,其余四个都是庶出。

徐家的规矩,庶出子弟,成年就分家,男孩可以到家族学堂读书,如果学业有成,学费可以是公中出,别的就不管了。

嫡子,掌握家产的大头,当家人会更多。

大世家的家产,可能比国库的税银还多,不是普通人能想想的,所以大家都说徐阶是为了家产,干掉俆邺,他可能就会成为家主。

杨慎道:“但是我认识的徐阶,应该有更大的报复,大世家的人,争的不光是家产,还有朝廷的资源。”

寒门学子,觉得科举非常的难,难于上青天。

但是对于世家子弟来说,只要你稍微用点心思,就比寒门学子容易得多。

就算俆邺那样的,寻花问柳,不务正业,他不也中了举人吗?还准备下场去考进士。

当然,不是因为作弊,是教育资源。

科举考试说白了,也是考试,也是游戏,出题的也是人啊。

有钱有势的人,接触更高级别的大官,就容易得多,他们随便指点一下,可能比旁人埋头苦学三年都有用。

但是朝廷也是要平衡资源的地方,像内阁,不可能同时进来两个兄弟。

这就造成了,世家子弟虽然资源多,条件好,但是他们的家族,可能把这些资源只砸给一个人。

不用问,看俆邺的架势,徐家选择的就是俆邺,应该资源配比都是最好了。

这次科举俆邺和徐阶都没参加,但是后年,他们就是竞争对手了。

准备春闱,最少也要一年半的时间,或许更多,徐阶提前下手,这就好理解了。

宋涵佩听得点头:“权,钱,利欲熏心。”

李大观撇撇嘴道:“反正就不是好人呗,不要可惜他了。”

宋涵佩:“……”

他伸出手指道:“你今天的总结,是最到位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子不教,父之过,子不教,父之过,子不教……”

牢狱的尽头,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是读的三字经。

但是每到父之过之后,那个人就不读了。

杨廷和和刑部尚书一起来看徐阶,这分别就是从徐阶的牢房中发出来的,还没道地方,杨廷和就知道是她了。

杨廷和停下来看着刑部尚书:“一直是这样的吗?”

尚书道:“不是疯了,问话都很清楚,就是偶尔会读三字经,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喜欢三字经。”

三字经,是小孩子的启蒙读物,读书人都背过。

杨廷和微微蹙眉。